日本研发磁场传感器,助力导航
许多生物都具有这种能力,比如鲨鱼,鸟类和昆虫。,它们可以通过感受磁场为自己指路,包括确定实际位置、海拔和方向。对于人类来说,这将是一种极为有用的本领。
我们可以将传感器植入体内,或穿戴在身上,从而帮助我们获得这种本领。这种新型设备在德尼斯·马卡洛夫博士(Dr Denys Makarov)的带领下,由德国莱布尼茨固体材料研究所(Leibniz Institute for Solid State and Materials Research)、克姆尼茨工业大学(TU Chemnitz)、东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及大阪大学(Osak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开发,
,这种功能并非是该设备唯一的独特之处。它轻薄柔韧,容易贴合皮肤,就算是弯曲和折叠也不会损坏它的功能。
这种传感器厚度还不到2微米,每平方米重量仅为3克,哪怕把它放在肥皂泡上,肥皂泡也不会被它压破。它还可以经受大力折叠,半径能够被压缩到3微米之内,就好像被揉成一团废纸一样。
除此之外,该设备还能够被拉长270%,就算你重复拉伸1000次以上,它也不会因材料疲劳而破裂。我们都知道,人类手掌的动作非常频繁,该设备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特性,才能被成功运用到手掌之上。
“(这种传感器)就像是……一种敏感的皮肤,你几乎察觉不到它的存在,却能通过它拥有感受磁场的能力,为你导航,并能实现无触控操作。”论文提要中写道。
“这些极轻薄的磁场传感器可被运用到多种场合,如人类的皮肤,为机器人、安全和医疗监控设备、消费电子产品和电子皮肤设备提供‘新的感官’。”
目前,该传感器并不向使用者提供触觉反馈,而是通过一系列LED灯传达信息。当使用者将传感器靠近磁场时,LED灯便会亮起,以此显示传感器正在运行。尽管这对人类的日常使用来说有些不便,对于机器人来说,却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方式。
“如果能将磁场电子设备和其它轻便实用的元件结合起来,如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晶体管、以及温度和触觉传感器,将会让相关设备具有多种‘感官’,变得更加自主化和智能化。”
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工作能够激发更多工作者,创造出更多的设备,使人类进一步从“第六感”——磁场中获益。
家用机器人
- 从初生创业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 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已比肩世界
- 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 工业4.0掀半导体变革
- 机器人13年内将抢走全球8亿人饭碗 这些职业影响
- 懒人福音:三星新款 AI 冰箱支持电动开门
- 大疆机场,让无人机基础设施巡检迈向自动化、
- 能链智电开启充电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预计2023年收
-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扩容 智能经济渐行渐
- 集萃智造三栖机器人,灵活切换水、陆、空三栖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 四大论坛日程出炉,创客、机器人、校外教育、
- 新发布14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机器人发展
- 机器人为什么能写稿,以及它们能拿普利策奖吗
- 国产机器人发展方针研究,国产AI芯片再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