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价格低下是否还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空
近年来,全球制造业掀起了一股机器换人的浪潮,工业机器人市场因此一路飙升。尤其在中国,这一趋势更是明显,已然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吸引了全球机器人企业的目光。
长久以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被外资品牌占据,国产机器人企业只能望洋兴叹,眼看着巨大的市场被外资分食。随着国家对机器人的重视以及多方资本的布局推进,国内机器人产业逐渐崭露头角,出现了一批实力雄厚的本土企业。
业内机构分析认为,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在过去受限于核心部件的技术瓶颈,如伺服、减速机、控制系统等。但如今,随着一批本土企业的崛起,国内机器人产业已经基本完成了产业生态链的布局。例如,新松机器人、埃斯顿、新时达、拓斯达等企业在机器人整机方面表现出色,而苏州绿的、南通振康等企业则在减速机领域领先。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领域也有众多优秀厂商。
近日,本土机器人制造商天太机器人发布了一款价格仅为15000元的四轴SCARA工业机器人,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相较于市场上同类产品普遍超过3万的价格,天太的这款机器人价格堪称“白菜价”,是同类机器人产品中价格最低的。那么,如此低廉的价格,企业是否还有利润空间?
以天太机器人的售价计算,一台四轴机器人的主要成本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控制系统和本体。其中,控制系统和本体的成本各占两成。剩下的每套伺服或单个减速机的价格大约在千元左右。这一价格结构让人惊讶,同时也说明了国产机器人企业在核心部件方面的技术突破和成本优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伯朗特作为一个定位于经济型工业机器人的本土企业,也在不断实现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包括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等。其四轴机器人裸机价格最低曾做到28500元,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得到了用户的认可,逐步受到市场的欢迎。从机器换人的角度来看,机器人的成本在迅速降低,使得机器换人的成本也相应降低。一个工人的基本工资加上过节福利,一年大概需要支付约4万。而售价1万多的机器人半年不到就能收回成本,机器换人能够为企业节省巨大的成本。
SCARA机器人主要应用在3C电子和轻工制造业,能够替换电子厂中大量的重复性工作。随着SCARA机器人产品价值的降低,电子厂机器换人的进程将会进一步加速。如果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通过低价策略占领市场,也可能会影响行业的良性发展。但无论如何,机器换人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国产机器人企业需要抓住机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产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