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比人更擅长投资布局吗?聊聊量化投资与人
《私享派》是理财通打造的一档专业财经对话类节目,每期邀请行业大咖解析财经热点,为用户发现投资机会。
随着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金融行业的投资方式也发生了诸多变化,量化投资和人工智能在投资理财中的作用愈发重要。那么,应该如何选择量化投资和人工智能投资?
本期邀请到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的周江先生和浙商基金智能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查晓磊先生为我们答疑解惑。
随着量化投资多年的本土化发展,我们能够接触的量化产品越来越多。那么,什么是量化投资?
周江表示,从广义上来说,任何采用定量化的投资手段都可以叫做量化投资。从当前格局来说,美国的公募基金主要采用的是被动投资和因子投资,私募基金即对冲基金主要采用的是统计套利的方法。
不同于传统投资,量化投资有其突出的优势。周江将其优势为四点。
第一点是量化投资擅长“以史为鉴”。量化投资是建立在历史回测的基础之上,可以看到历史的全貌。,我们可以通过策略的风险收益来决定资金的分配。
第二点是量化投资更能“遵守纪律”。当投资体系建立后,量化投资中的人为干预会更少。而传统投资是更为主观的操作,十分容易依赖基金经理个人的投资能力。
第三点是量化投资关注更广泛的数据来源。量化投资的信息来源比较多元,除了基本面的信息之外,还可以得到量价的信息、分析师的信息、以及部分另类的数据。
第四点是量化投资更多是分散化的投资,即使某一只股票踩了雷,也很难拖累整体业绩。
事实上,在投资领域中,人工智能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负责人工智能投资领域的查晓磊表示,人工智能投资是一种更加广泛的概念,通过人工智能的先进算法来提高组合管理的绩效和效果。
在查晓磊看来,人工智能更加强调一个学习的过程,重在通过AI算法,学习优秀基金经理和明星投资分析师的投资逻辑,将其对行业、市尝上市公司的分析的投资方法融进投资模型的载体,在此基础上执行投资组合的管理。
,人工智能投资是在人类训练、知识灌输以及自我演化的过程中,形成机器自己的投资决策。
与人工智能不同,量化投资是以人为主要的决策,辅以机器工具加以实现。不过近几年来,人工智能AI和模型能力在量化投资中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尽管目前很大一部分的权重仍在于传统模型,量化投资的新兴模型的权重在不断提高。周江认为,在未来,传统模型很可能会被切换成以AI和机器为主的模型。
量化投资如今在投资领域越来越重要,它的策略模型也影响着投资决策。周江重点介绍了量化投资两个运用较为广泛的策略。
第一个是股票的多因子策略,即运用包括价值、成长、质量、分析师等因子或信号来构建组合。周江以今年较为火热的白酒板块为例,讲述如何对比五粮液和茅台的投资价值。
综合来看,五粮液在估值、成长性、量价几个方面优于茅台,茅台则在盈利质量上更佳,于是得出五粮液的整体评分会比茅台高一些。
基于股票多因子策略,可以制定出量化对冲的多因子策略,股票多头可以采用多因子的模型来构建,空头则通过相应基准的股指期货进行对冲,从而获取模型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进而获得产品的绝对收益。
第二个则是统计套利的策略,这是指用统计的方法来构建组合。周江依旧以五粮液和茅台为例,因这两种高端酒在价格的走势上容易受到同样因素的影响,而近期茅台价格涨幅远高于五粮液,这时通过做空茅台、做多五粮液,并等待价差回归后,有望获得绝对收益。
量化投资和人工智能投资的相关理财产品,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对此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周江表示,从风险收益特征的角度,可以把客户分为两类,一类就是风险厌恶型,另一类是风险承受型。
第一类的风险厌恶型人士对于产品净值的波动较为敏感,就量化投资来说,更适合绝对收益产品,即量化对冲策略的产品,收益通常可达10%至15%,回撤大概在5%以内。
另一类风险承受型人士追求高风险高收益,可以承担20%至30%的净值波动,可推荐主动量化和指数增强产品,前者的产品风格会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后者则根据约定的指数作出超额收益。
以上就是本期私享派的精彩内容,希望能让大家对量化投资和人工智能投资有一定的了解,并选择合适的方式参与其中。
家用机器人
- 从初生创业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 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已比肩世界
- 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 工业4.0掀半导体变革
- 机器人13年内将抢走全球8亿人饭碗 这些职业影响
- 懒人福音:三星新款 AI 冰箱支持电动开门
- 大疆机场,让无人机基础设施巡检迈向自动化、
- 能链智电开启充电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预计2023年收
-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扩容 智能经济渐行渐
- 集萃智造三栖机器人,灵活切换水、陆、空三栖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 四大论坛日程出炉,创客、机器人、校外教育、
- 新发布14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机器人发展
- 机器人为什么能写稿,以及它们能拿普利策奖吗
- 国产机器人发展方针研究,国产AI芯片再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