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人机的开发和到苹果手机的Siri智能语音,从互联网+到智能家居,作为智能行业顶端的行业已经不再只走进工业生产,更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消费者越来越近距离地享受着机器人科技不断加速发展带来的便捷。
家用机器人市场需求逐渐绽放
价格和功能仍是选购痛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方式在不断地更新,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残障人士的比例的增加,一些像、陪护机器人、养老机器人和儿童教育的早教机器人正逐渐打开家用型机器人市场份额。
2月8日,阿里巴巴发布了《2018年中国年货消费报告》,报告中的大数据显示今年消费者购买年货更倾向于能把消费者从繁杂的家务中解放出来的智能家电机器人。据《2017—2023年全球及中国机器人吸尘器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到2015年我国机器人吸尘器销售额从8亿元上涨到近28亿元;报告预测2017—2020年我国机器人吸尘器市场的零售额有望保持20%的复合增长率。
这些的价格都比较昂贵,在功能上也比较传统单一,像日本Softbank的Pepper售价在3000美元左右,法国的Nao的价格大概10000美元,价格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是个痛点。消费日报记者采访北京朝阳区某小区的杨女士“对于家用机器人,您了解吗?”“了解啊,家里有用过智能吸尘器”。记者随机询问杨女士对于早教机器人和陪护机器人的看法,杨女士表示有了解过,在价格方面对于她这种普通消费水平的家庭,有点接受不了。
全球个人/家用机器人销量据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资料显示从2014年的470万台到2016年690.2万台,2014年与2015年全球人/家用销售额均22亿美元左右,到2016年上升到31亿美元,呈现出逐年加速增长的趋势。
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除了能够进行家庭清洁的扫地机器人,能够让消费者入手的就是能秒杀早教机,游戏机还能辅助孩子学习的智能机器人。据业内人士表示,早教机器人的价格偏高,基本在几万左右,有能力选购的也是一些中高消费家庭。
专业服务机器人
开启“智能服务模式”
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永远都是一笔不可忽略的成本投资。从京东能自动拐弯,规避障碍的智能物流机器人到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上亮相24个隐形机器人,机器人在服务行业的身影屡见不鲜。
中小型企业在如今面临招聘难、人才难留、管理弱、人工成本高的一系列难题,而专业服务机器人有了用武之地。根据阿里巴巴数据显示2017年天猫“双11”“店小蜜”加特的智能客服共服务4000万人次,当天总对话量超过1亿次,店小蜜接待人次占全网接待用户的12%,店小蜜咨询成交GMV占比超过15%,如果按照每人每天接待250人来计算,这相当于16万名客服工作量。
不仅各大企业使用机器人来减小人力资源带来的压力,在政务领域也出现了不少利民便民的服务机器人。日前北京市丰台区社保中心的服务大厅入职了一位特殊的“工作人员”——智能机器人“丰小保”,记者采访了正在办理社保的李先生,“现在办社保可方便了,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直接问‘丰小宝’就行,也不用排队了,太方便了。”能够熟练地回答40多项与社保有关的办理程序和350项社保问题的政务服务机器人不仅让消费者享受更加高效便协的社保办理体验还体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在政务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