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缺乏的,是资本和企业对市场的逐步理解。相比工业类,服务类机器人也需要深厚技术积累,正因为存在一些关键性技术挑战,才让人们误读这个行业,一些产品的基本功能做不好,反被人们误会成“伪需求”。
“没脑子”是服务机器人通病
服务类和工业类机器人所面临挑战截然不同。在工厂环境下工作,环境受控,更强调动作精准度;相反的是,服务机器人作为民用,是非结构化的,工作环境在千家万户,时刻变化,需要机器人足够智能去适应环境。对于动作,不是要做到精准,而是要去理解动作的含义。就好比拧一个螺丝钉,工业机器人可以万无一失地去做,而服务机器人或许一下子拧不到,但会后期通过机器人视觉等功能进行修正,直到完成动作。
不同挑战下,需采用不同技术路线。工业机器人讲究机械装置的精密度,以及高端的核心零部件,硬件的自主研发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而服务机器人的关键在于智能,需要深厚的人工智能技术。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饱受诟病的。“一个吸尘器加两个轮子”、“扫一间屋两个小时”是用户对产品的一贯看法,归根结底是产品不够智能,无法感知和理解环境,导致消费者普遍买了不用,产品始终徘徊在低端市场。相反,早在2010年,国外扫地机器人市场就火了起来,以irobot机器人为代表,出现一系列高端品牌,产品多采用激光摄像头等方案,具有一定智能性,在海外市场打出一片天。国内外市场的不同景象,说明了扫地机器人本应该是高科技产品,高度智能化。若在家中扫地时,如果被小孩子所扔的玩具挡住去路,能否绕开玩具或者将玩具拾起来继续扫地呢?一个简单的场景,需要机器人具有自主行走能力,而背后是精确的导航定位技术及人工智能算法。正是这些技术瓶颈的存在,让扫地机器人遭到“伪需求”的误解。这也正是我们的行业切入点,上海思岚科技有限公司(SLAMTEC)早在2009年时建立技术团队,决定帮助机器人理解环境、自主行走,以激光雷达技术结合人工智能算法,相当于 做 出 机 器 人 的 “ 小 脑 ”(SLAMWARE)。
具体来说,主要为激光雷达技术,该技术在学术层面早已突破,瓶颈在于无法商业化。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太空舱、NASA火星仓、登月车等机器都有激光雷达技术,业内定位为高端技术,似乎无法做出接地气的。而基于初创团队研究背景,人员以人工智能软件、硬件及机械结构研发为主,决定利用学术界研究思路,研发一款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激光雷达技术产品,并切入服务机器人领域,降低产品成本,让服务机器人摆脱诟病,装上“小脑”。
忽视软件造成产品同质化
科技往往是,从0到1容易,从1到100是条艰难的路。
公司在2011年研发出样机,直到2013年才达到量产。当时的市场价格,最便宜的激光雷达产品也要一两万人民币,而性能指标仅仅是可测量方圆5-6米范围。随着计算芯片技术的提高,成本逐渐下降。我们发现,用不那么昂贵的硬件设备,配以较为复杂的算法,可以弥补设备缺陷,保证产品性能。于是照着这一思路,我们达到了产品的商业化,从最初上万元的价格到如今的几百元。随着量产的实现,市场逐渐打开,当时团队一年内接到来自国内外三四百套订单,后成立了公司。
商业化问题并没有解决。对于机器人“小脑”模块,由于软件十分抽象,人们往往认为值钱的是硬件,是实体,却忽视软件的价值,加之软件产品并非标准化,厂家宁愿选择盗版也不愿意消费软件。这些导致选择销售软件的企业很难收益。
实质上,软件才是服务机器人差异化的关键。早在2009年,国外扫地机器人市场出现同质化搏杀,各企业在硬件构成上类似,最终打出市场的企业往往依靠软件。如今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进入白热化竞争,也面临着同质化问题,硬件往往被抄袭,产品每一样组建都高度标准化,很容易找出对应组建并加以仿造。基于此,我们在业务上推出了软、硬件结合的模式,以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并进,推出了完整的“小脑”模块。
经过此番市场摸索,公司产品已在全球范围销售。随着市场对机器人“小脑”问题的逐步重视,市场需求日渐凸显。正如团队当初预见的,低成本激光雷达产品,在国内终于迎来广阔市场。公司的品牌也在此阶段建立,并完成融资,2014年下半年走入天使轮,2015年8月完成A轮。
随着公司规模化完成,我们希望稳固产业链上游定位,并呼吁建立生态。2015年被业内称为“服务机器人元年”,走入2016年,服务机器人企业进入白热化竞争,似乎也陷入某种误区。部分做整机厂商希望做垂直,覆盖上游核心部件,让竞争利于不败之地。但结果往往导致企业分工不明确,供应链不完整,最终颠倒产品逻辑。由于花了过多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在上游部件,诸如激光雷达技术,将本应作为基本功能的模块当做产品卖点,忽略了机器人真正的亮点,即人机交互技术。从PC过渡到智能硬件,到机器人,人机交互技术才是引发行业演变的重要逻辑。这一点做不好,恐怕仍要拖滞行业发展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