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啼血猿哀鸣
智能机器人 2025-04-12 22:04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杜鹃啼血猿哀鸣’这一凄美的诗句,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整句诗为‘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它将自然意象与深情厚意交织,表达了诗人被贬江州后的深深孤寂与哀痛。”
一、深邃的意象世界
1. 杜鹃啼血
杜鹃,这个古老的名字背后,隐藏着古蜀国君主杜宇(望帝)的传说。杜宇禅位后,魂魄化为杜鹃,终日悲啼至嘴角流血。这血染红了花丛,化作了杜鹃花。在古诗文中,杜鹃象征着最深沉的哀痛和无尽的忧思。
2. 猿的哀鸣
猿猴的哀鸣声,在古典文学中常用来渲染凄厉、苍凉的环境氛围。它与漂泊、贬谪等情感紧密相连,每一次哀鸣都像是在诉说一个悲伤的故事。
二、强烈的情感投射
1. 贬谪之痛的隐喻
白居易用“杜鹃啼血”暗喻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情绪,那鲜红的血迹犹如自己内心的鲜血淋漓。而“猿哀鸣”则强化了环境的凄厉,如同诗人的内心独白,诉说着孤独与绝望。
2. 巧妙的对比手法
诗句的前文描述了琵琶声的婉转动人,与此处的悲切鸟兽声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反衬了诗人内心深处“恬然自安”背后的真实苦楚,展示了诗人情感的复杂与深邃。
三、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
意象的典型性:杜鹃与猿鸣的组合,几乎成了古典诗歌中表达哀怨的经典意象,每每提及,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情感的多维度:诗句既写实景(贬谪地的荒凉),又写心境(内心的悲愤)。这种虚实结合,使得诗意更加深厚,引人深思。
“杜鹃啼血猿哀鸣”这一诗句,通过自然意象与历史传说的交织,将个人遭遇与集体情感相融合,成为《琵琶行》中抒写贬谪之痛的绝世佳句,让人感受到诗人那深沉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技巧。
上一篇:松树油怎么能洗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