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已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自全球机器人技术兴起以来,中国始终屹立在这一领域的最前沿。从2013年起,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设备市场,至今,这一热情并未减退。《华尔街日报》援引国际机器人协会的数据表明,去年中国的机械销量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态势,同比增长54%。预计明年,中国安装的机器人设备数量将超越其他国家。
那么,是什么推动了这一历史性的转型呢?尽管亚洲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但它正在逐步上升。经济学家预测,亚洲劳动力的平均工资今年将增长10%。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开始寻求更经济高效的替代方案,机器人成为他们的理想选择。
国际机器人协会预计,到2017年,全球投入使用的机器人数量将翻倍,其中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增长势头最为强劲。汽车和电子工业是率先拥抱自动化技术的行业。例如,富士康,这个为苹果生产iPhone的巨头,预计将在接下来的三年内,让机器人接替70%的装配线工作。
这一需求的激增主要源自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北美。随着全球对电子产品、新产品和生产技术需求的增长,人们正积极投资改进现有生产过程,特别是在亚洲。
目前,中国的工业领域每万名制造工人中就有30个工业机器人,这一数字是2013年的两倍。专家将这个指标称为“机器人密度”。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的机器人密度虽然处于领先地位,但依然低于韩国、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国家。
在接受国际机器人协会采访时,abbRobotics公司的执行董事倪思德表示,中国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才刚刚开始。过去几年中,中国的机器人使用数量增长迅猛,甚至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业内的观察家罗百辉认为亚洲的机器人市场如中国等能够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随着国产技术的突破,未来5-8年内国产机器人将逐渐替代进口机器人。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数据,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持续增长。在中国市场,国产机器人的销量和增长率更是喜人。虽然目前市场占有率略逊于进口机器人,但国产机器人的市场增长幅度显然超过进口产品。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国产工业机器人在技术上的突破将使其完成对进口产品的替代。
罗百辉强调,国内机器人厂家要在形成自主品牌、增强客户信任度等方面取得突破。他认为这三项技术是必须要突破的,预计在3-5年内会有较大进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国产替代进口已经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这一趋势不仅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显得愈发明显。
工业机器人
- 工业机器人已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 傅盛:机器人行业还处于非常早期阶段
- 元橡科技携手邦邦机器人,助力辅助出行行业向智
- 微信牛牛最新机器人
- 两会焦点 不拘一格引人才发展机器人产业
- 智能机器人 让人和家电心心相印
- 丹麦海军 炸毁北溪管道需先进的水下无人机美国
- 中国机器人TOP10峰会今天在沈阳成立
- 从卖家电到卖机器人,美的这次跨界暗藏玄机?
- OpenAI、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本周将讨论制定A
- 机器人战争内置修改器
- 澳洲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方法 解决机器人抓取难
- 上海企业研发的这款清洁机器人,在抗疫一线发
- K3给煤机配件改向滚筒 包胶滚筒
- 搜狗获工信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揭榜优胜单位
- 柯马荣获福建奔驰2025年度优秀供应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