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lab.com误删300G数据,备份失效后直播抢救
从“删库”到“未跑路”,一次惊魂未定的数据冒险之旅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近日,Gitlab的一次数据危机让人捏了一把冷汗。就在那个熟悉的一月二日凌晨,Gitlab的一位工程师在维护数据时,意外删除了约300GB的数据。所幸的是,这位小哥并未如程序员自嘲的“删库跑路”,而是坚守在第一线努力恢复数据。
雷锋网报道,此次事故并非删除仓库本身的数据,而是与仓库相关的操作数据如问题反馈和合并请求等。理论上,Gitlab的五大备份机制应该足以应对此类风险。这一天,常规备份、自动同步、LVM快照、Azure备份以及S3备份等五大手段全部失灵。尽管如此,仍有一个可能保存了六小时前的数据备份存在一线生机。Gitlab方面正试图通过此方式进行数据恢复。
这次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Gitlab甚至在YouTube上直播了工程师们恢复数据的过程,吸引了大批观众围观。程序员们对此评价不一,有人质疑Gitlab的备份机制是否真实有效,有人提醒加班工作时应注意安全,还有人感慨运维工作的艰辛并建议提高薪资待遇。甚至有不少网友提议将这一天设立为“世界备份日”。
在直播简介中,我们也看到了部分问答。对于是谁犯下这一失误的问题,答案是工程师只是在工作中犯了错误,并不会被解雇。对于为什么数据恢复如此缓慢的问题,解释是因为机器的磁盘读写速度限制。至于数据库的大小,答案是310GB。而恢复数据的预期时间,至少要到世界标准时间19 UTC。
这次事件仿佛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数据冒险之旅。从工程师的失误到团队的协作恢复,从网友的调侃到程序员们的反思,都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重要性以及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尽管失误难以避免,但关键在于如何面对和处理这种失误。Gitlab的工程师们以及无数为数据恢复付出的团队成员们,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宝贵的精神:面对挑战,不屈不挠,坚持到底。希望这次事件能引发更多对数据备份和恢复的重视,让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避免类似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