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上岗给厦门地下管网做体检
台海网报道,近日会展南三路施工现场发生了令人瞩目的一幕:工作人员利用先进的CCTV内窥摄像检测系统对地下管网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体检”。不再是传统的人力下井作业,而是通过高科技的“机器人”小车完成这一工作。
这台被赋予了高科技力量的“机器人”小车在雨水管道内行走自如,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视角。在工作人员平板电脑上,管道内部的状况一览无余。只见工作人员轻轻操作一番,这台小车便能在管道内缓缓行进,进行细致的检测。这一技术的运用,无疑大大提高了管道检测的效率和安全性。
据了解,此次检测工作的流程是这样的:工作人员首先打开井盖,使用清疏车辆对管道进行必要的清淤冲洗,为“机器人”小车的检测工作做好准备。随后,他们将这台装有摄像头的小车缓缓放入管道中,开始检测工作。摄像头可以上下180度摆动,也可以360度旋转,捕捉管道内部的每一个角落。这些画面会实时传输到平板电脑上并保存,以便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管道的健康状况。
面对复杂的地下管网系统,“机器人”小车表现得相当出色。当检测完两个井口之间的距离后,它会原路返回,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后续的维护和管理。而对于直径较小的管道,工作人员则会使用QV管道潜望镜来完成检测任务。这种潜望镜具有可伸缩功能,最深可测量4米深的管道,最长拍摄距离达到惊人的40米。尽管它只能停留在管口,但调焦拍摄的功能足以让工作人员捕捉到管道内部的状况,为地下管网的检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一高科技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难度,更为城市地下管网的维护和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类似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城市建设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