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助手如何变聪明?先学会多国语言再说
(Gin) 亚马逊Echo无疑是一款后起之秀,起初并未受到太多的关注,但现在,随着亚马逊开放SDK、兼容更多标准,Echo及其Alexa语音助手展现出了越来越高的实用价值。它们正在逐渐赢得人们的青睐,并有望在未来成为家庭的核心控制设备。
的确,自然语音处理相较于手机操作更为便捷,这是Echo所倡导的理念。要想真正成为家庭必备设备,语音助手还需要不断进化,其中之一就是能够处理多国语言。
Sam Byford是The Verge驻日本东京的员工,他最近遇到了一些挑战。生活在日本,他日常需要使用日语,即便他的母语是英语。不论是Echo的Alexa还是苹果的Siri,都只能在预设语音下听懂一种语言。如果将iPhone设定为英语模式,那么就无法通过Siri迅速找到附近的地标;同样地,想在日本的亚马逊上用英文购物时通过Echo实现也是奢望。
Sam Byford认为,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手机等设备内置多国语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无论购买哪个版本,用户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母语界面。语音助手在发展的近十年里,却未能实现处理多语言的进化。这一现象与技术限制有关。最近,苹果的高级副总裁在一次脱口秀节目中表示,处理多语言会降低Siri的准确性。
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无论是工作、旅行还是社交,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非母语的第二种语言。语音助手不仅需要更准确、快速地理解人们的指令,还应该成为“全能翻译”,能够处理多国语言。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语音助手将不仅仅局限于一种语言,而是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语言助手。亚马逊Echo和Alexa语音助手已经在这一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未来它们有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改进来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在这个日益紧密的世界中,多语言处理能力将成为语音助手不可或缺的一项功能。
工业机器人
- 语音助手如何变聪明?先学会多国语言再说
- 中国企业收购美国工业机器人公司
- 机器人能听懂东北话?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迎来机器人明星
- SAP首席财务官:瞄准云计算 谋划大宗收购
- 居家好伙伴 家庭迷你机器人布丁亮相
- 法政府新购2500万欧元的超级计算机,用于人工智
- 微信联手惠普、英特尔推出PC端人工智能语音助手
- 地平线发布首代AI视觉芯片 主打智能驾驶和摄像
- 俄发明机器人士兵终结者 代替真人士兵作战
- 迈进云计算 戴尔助力企业解决复杂管理
- 重庆造消防机器人即将上岗
- AI翻译机成广交会新亮点 为中外客商搭建沟通新
- 会照猫画虎 具有学习能力的Baxter机器人
- 建筑工人面临下岗?碧桂园机器人正式商用,网
- 土豪男子带8个机器人逛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