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超能紧盯智慧大健康 晨检机器人守护3000余家幼儿园
近日,在湖南超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湖南超能”)的生产车间内,一场特别的演示吸引了众多目光。公司生产部长王辉赞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健康服务机器人——超能小康。这款机器人仿佛是一位贴心的健康助手,能够完成居家自检、视频问诊、用药提醒、紧急求救以及娱乐养生等多重任务。
超能小康是健康服务机器人系列中的新星,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该系列机器人已经荣获湖南老年服务产品设计大赛创新奖,并在2019年被国家批准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揭榜项目。
从2016年成立以来,湖南超能机器人已经累计销售逾万台,年均销售增速近30%,成为国内健康机器人的佼佼者。这一成就的背后,既得益于企业的创新能力——目前已经申报专利近百项,授权专利66项,发明专利10项,以及软件著作权30余项,也离不开公司对健康领域的深度耕耘和持续投入。
提及机器人,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生产车间的场景,或是完成一些人类难以完成的工作的智能设备。但湖南超能创始人、董事长肖湘江却更早地看到了机器人的生活应用场景。凭借其在机电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背景,以及在大学时期参加全国第一届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经历,肖湘江在创业之初就选择了机器人领域,并带领湖南超能一头扎进了特种领域机器人的研发。
虽然特种机器人的研发进展顺利,但市场前景有限,市场培育速度慢。肖湘江意识到,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他们需要研发一款市场刚需强、能被高频次使用且应用场景容易复制的机器人。在一次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过程中,他观察到幼儿园每日晨检的痛点,于是产生了研发儿童晨检机器人的想法。
在湖南超能拥有全链条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基础上,他们迅速行动起来。2017年底,成功研制出了首台儿童晨检机器人——超能小虎。这款机器人能够根据图像与语音相结合的方式指引儿童完成体检,只需3~5秒便可完成多项体检项目,大大提高了效率。
尝到甜头的湖南超能更加坚定了在智慧大健康领域进行研发的方向。他们不仅致力于儿童的健康检测,也将目光瞄准了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肖湘江注意到自己因为创业长时间在外的遗憾——无法更多地陪伴父母身边,他深知必须研发一款能够兼顾父母身体健康与心理需求的机器人。于是,“超能小康”机器人应运而生。
这款机器人不仅能够实现对多项健康指标的居家自测,还配备了视频通话、广场舞等模块。“我们希望增加这些功能,让机器人在照顾父母健康的也能在休闲娱乐方面陪伴他们。”肖湘江说。
湖南超能在大健康领域完成了对老人与小孩年龄段的布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超能机器人作为唯一一个大健康领域机器人的项目,在2019年获得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揭榜项目的批准。
新冠疫情期间,湖南超能机器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紧急研制了体温检测机器人,通过加装热感传感器,提高了体温检测的速度和效率,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机场、地铁、医院等多个场景。在数字化的浪潮中,湖南超能机器人的表现堪称瞩目。回顾2020年3至4月的销售盛况,其销量直逼前全年总量,这一数据无疑展示了公司强劲的增长势头。
湖南超能机器人不仅在健康机器人的批量研发生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同时也不忘创新求变,推出定制化服务产品。公司打造的智能服务机器人集成了红外测温、语音对话、业务咨询、身份识别、迎宾引导与智能安防等核心功能,已经在北京大兴机场、天津地铁、长沙海关等多个重要场所大放异彩。
谈及未来发展,肖湘江信心满满地表示,湖南超能将在坚持标准化产品的深化特种领域的定制化产品项目。公司还将深挖生活中的需求,以科技创新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更多智慧化的体验。
记者点评
实用至上,方能制胜
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只有与具体应用场景紧密结合,才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湖南超能机器人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公司凭借其完整的研发、制造、销售全产业链优势,深度挖掘人们在生活中的需求,特别是在健康领域的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
虽然初创时期面临资金压力大、周转周期长等挑战,但湖南超能始终秉持“让人类没有难做的工作”的愿景,坚持不懈地研发实用、好用、能用(用得起)的机器人。正是这样的坚持和创新,让湖南超能机器人在人工智能领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透过他们的产品,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幅未来智能化、智慧化生活的美丽画卷。在“小巨人”的成长道路上,湖南超能机器人的表现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