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芯片双雄遭暴击

智能机器人 2025-01-24 13:43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随着全球电子市场的风云变幻,终端消费疲软现象逐渐显现,电子产业链的上游企业正面临巨大挑战。近期,国内外CPU、面板、射频、图像传感器等供应链巨头纷纷披露业绩大跌的消息。作为全球电子零部件关键环节的存储芯片,也难以在这场半导体下行周期中幸免于难。韩国存储巨头三星和SK海力士等企业的业绩纷纷出现了暴跌。

受到半导体市场低迷的影响,韩国对外贸易也遭受重创。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韩国贸易出现巨额逆差,创下了单月最大逆差纪录。其中,作为韩国出口额最大的产品,半导体出口额同比骤减44.5%,对华出口额更是下滑了31.4%,已经连续8个月下跌。

就在全球存储芯片行业的龙头企业SK海力士,近日发布的财报信息显示,其2022年四季度经营业绩出现了由盈转亏的情况,净亏损高达3.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2亿元)。这是SK海力士自2012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季度营业亏损,也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季度亏损。另一巨头三星的业绩同样不容乐观,其存储芯片业务的营业利润大幅下降,当季半导体业务收入同比也有明显下滑。

据彭博社报道,韩国芯片制造商正努力应对存储芯片价格的历史性下跌。在疫情导致的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激增之后,宏观因素导致需求迅速疲软,迫使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内存价格已经下跌超过50%,而存储芯片市场也呈现出一片惨淡。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在三季度出现了大幅下降,创下了近几个季度的最低点。

在这场危机中,韩国企业在存储芯片市场上占据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冲击。三星和SK海力士在NANDFlash和DRAM市场上占据了较大份额,但市场的下滑使得这些企业也遭受了重大损失。除了韩国厂商,全球其他地区的存储芯片厂商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美国企业美光科技也遭受了重创,其业绩下滑明显。

面对这样的市场形势,存储芯片厂商纷纷采取减产措施以应对供需失衡的情况。SK海力士已经透露今年的投资规模将同比减少一半,而美光科技也已经减产了两成。三星却坚持逆周期投资的策略,其资本支出将和去年保持一致,即使市场暴跌也没有减产的计划。这一举动无疑将给存储芯片市场定价带来更大的压力。

当前的存储芯片市场正处于一个艰难的时期。全球电子市场的疲软、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的下降以及宏观因素的变化都使得这个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各大厂商都在努力应对这场危机,但未来的形势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韩国芯片巨头经历震荡时刻

随着彭博社的报道,全球半导体行业再次聚焦韩国的两大芯片巨头——三星和SK海力士。在风起云涌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上,这些巨头也并非不受影响的孤岛。最近的一则数据披露揭示了这一领域的风云变幻。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连续四个季度下滑,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更是时隔十年再次跌破3亿大关。与此全球个人电脑市场表现低迷不振,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总出货量下滑幅度更是高达近三分之一。这种趋势无疑对芯片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之一,英特尔和AMD的业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英特尔面临其多年来最严峻的业绩挑战,而AMD的业绩同样面临下滑的风险。作为全球领先的存储芯片制造商之一,SK海力士也不得不面对市场需求疲软的事实。在此背景下,这些企业纷纷采取减薪、裁员等策略以应对业绩压力。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面临着未来的不确定性。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的数据预测,全球个人电脑和手机出货量在未来的一年中可能继续下滑。尽管许多业内专家预测这一趋势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会有所改善,但在新的一年里市场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令人看到希望的迹象是,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和下游需求改善的趋势,半导体市场可能会迎来反弹的机会。尽管未来的路还很长,但行业内的专家和分析师仍然认为,这将是半导体行业自我调整的一个机会。对于韩国的芯片巨头来说,他们的未来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但也有着无限的机遇和可能。面对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市场环境,他们将如何应对这场行业风暴并走向新的辉煌呢?这无疑是我们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