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活活活下去:涨价潮卷向国产工业机器人

行业资讯 2024-12-11 12:02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在见证锂电池、铝镍等大宗商品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涨价浪潮之后,我们还将迎来一波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涨价潮。汇川技术涨价被业内视为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涨价的先行者,禾川科技等企业紧随其后,纷纷响应。

汇川技术于3月31日发布公告,决定从2022年4月15日起调整部分产品价格,涨幅在3%-10%之间。这一动作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紧接着,禾川科技在4月7日也发布公告,宣布自2022年4月15日起对部分产品进行价格调整,调整幅度同样在3-10%之间。

两家公司的涨价行为反映了当前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成本压力和市场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而成本方面,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企业不得不通过调整产品价格来保持盈利和可持续发展。

这一涨价潮对于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信号,预示着未来工业机器人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这一背景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赢得更多客户的信任和支持。和相关机构也需要加强监管,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权益。国产工业机器人涨价探秘:原因何在?

你是否注意到国产工业机器人的集体涨价现象?深入解析其背后的公告,我们发现涨价的根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物流运输成本的攀升以及上游原料价格的波动等。

在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不容忽视,那就是芯片类电子物料的价格。由于供应紧张,这些电子物料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对两家公司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除了这些普遍性的原因,每家公司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涨价的背后还可能涉及到技术研发、生产成本控制、市场竞争策略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那么,面对这一涨价趋势,相关企业和行业将如何应对?又将如何影响未来的市场格局和发展趋势?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关注。芯片作为工业机器人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其供应紧张已成为国产机器人生产商面临的一大挑战。由于芯片短缺,交货周期被迫延长,给生产商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汇川技术透露,上游芯片供应商的货期普遍被延长至52周以上,甚至最长达到80周。这一问题同样被禾川科技在公告中提及,严重影响了机器人生产的进度和效率。

除了芯片供应紧张,国产机器人厂商还面临着涨价的压力。面对原料成本的不断上涨,涨价成为厂商们的必然选择。否则,他们将承担巨大的成本压力,一旦市场环境持续恶化,还可能面临业绩亏损的风险。

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国产机器人厂商们需要灵活应对,寻求解决方案。他们需要与上游供应商加强沟通协作,优化供应链管理,以确保芯片的稳定供应。他们还需要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产品定价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成本压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禾川科技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核心部件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近年来面临着成本上涨的压力。尽管公司在2021年实现了营收的大幅增长,实现营收75145.64万元,同比增长38.13%,但在财务角度上,却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仅实现净利润10831.36万元,同比增长仅为2.17%。

禾川科技的主要产品包括伺服系统、PLC等,覆盖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层、驱动层和执行传感层。其中,伺服系统作为工业机器人的重要核心零部件,是禾川科技主要营收业务来源。成本上涨的问题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尽管面临困境,禾川科技仍在不断努力,持续为工业自动化领域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期待禾川科技能够克服成本上涨等困难,实现更加稳健的发展。禾川科技指出,其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电子元器件、IC芯片、五金件以及PCB等,其中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例高达78%以上。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这不仅会占用更多的流动资金,还可能导致公司的业务陷入低毛率的困境。

实际上,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并非涨价的先锋。据资料显示,国外工业机器人厂商早已行动,自2021年下半年起,西门子、霍尼韦尔、施耐德、欧姆龙等工控品牌纷纷发布了涨价通知函。这意味着,他们早已开始调整其产品售价以应对成本上涨等问题。这样的市场变化,对于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但同时也是他们寻求发展、提升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的机遇。从一些厂商发布的涨价通知中,不难发现涨价的浪潮波及范围甚广。相较于过去,涨价的次数更为频繁,上涨的幅度也更为显著。

以2021年为例,某些产品的涨价情况尤为突出。如ABB变频器产品一年内涨价四次,施耐德电气的PLC产品涨价三次,罗克韦尔的全系列自动化产品组合也涨价两次。这些涨价情况并非孤例,而是当时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

进入2022年,国外工业机器人厂商依然沿着涨价的道路前行。从各种涨价通知来看,这一趋势似乎仍在持续,且没有放缓的迹象。产品价格的上涨,既是市场变化的反映,也是行业发展的一种必然。台达(Delta)宣布,自2022年1月5日起,其变频器、伺服及PLC产品的价格将上涨10%-15%。这一调整旨在应对市场变化及生产成本的增长。

与此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也发布了产品涨价通知。该公司表示,从2022年1月24日起,其系统控制类、驱动类、安全类、应用传感器、通用传感器、电气元器件、工业继电器以及工业开光产品的价格将上调10%-15%。这一价格调整反映了公司在研发和生产高品质产品方面的投入,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

艾默生(Emerson)也宣布,自2022年2月1日起,其PLC产品的价格将上涨6.5%。这一调整旨在应对全球供应链的挑战以及生产成本的增长。无论是台达、欧姆龙还是艾默生,这些价格调整反映了自动化行业在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方面的努力。三菱近期对其产品线进行了价格调整,PLC涨价5%-10%,SV运动控制模块涨幅达8%,全系列私服放大器和电机则统一涨价5%,这一调整将从2022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面对这一变化,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厂商却并未立刻跟随外资厂商的步伐。他们对通过涨价来消化成本压力的做法持不同意见。

一些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认为,外资品牌的涨价反而将促进国产替代的进程。他们认为,若此时跟随涨价,可能会失去性价比优势,失去抓住国产替代发展的重要机遇。国内人民币当前正处于升值通道,这有助于进一步对冲原料成本涨价带来的风险。

在此背景下,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对价格调整持谨慎态度。他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来缓解成本压力,而不是直接通过涨价来应对。这样的策略将有助于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灵活性和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随着在岸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从2020年5月的1美元兑换7.1元人民币,到如今约为1美元兑换6.37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近9.86%。这一宏观经济现象为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带来了福音,有效缓解了采购原料的成本压力。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国厂商的发展可谓刚刚起步。与外资厂商相比,国产厂商在核心技术储备方面稍显逊色,导致国产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市场份额的占比一直无法超越外资品牌。国际知名企业如西门子、松下、安川电机、三菱电机等,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稳定的产品品质,占据了国内PLC、伺服系统等产品的市场份额的主导地位。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国内厂商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发挥空间大幅增大。人民币的升值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和提高了竞争力,还为国内厂商提供了赶超外资品牌的机会。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国内自动化控制厂商崭露头角,打破外资品牌的垄断格局。这不仅将促进国内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发展,也将为中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根据MIR睿工业的数据,伺服市场中,日韩品牌在2020年占据了约51%的市场份额,而国产品牌和欧美品牌分别占据了约30%和19%的份额。在市场份额排名中,安川、三菱和松下分别以11.3%、10.5%、9.9%的市场份额位列前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厂商以其性价比和快速的服务响应优势,成功开辟出一条发展之路,并在某些细分市场上展现出明显的竞争力。

在众多竞争者中,KUKA和ABB等知名品牌控制器价格较高,分别为5.8万元和6.8万元。相比之下,国产固高的控制器价格仅为6000元,展现出极高的性价比。这种性价比优势使得国产控制器能够抢占那些对机器人精度要求不高的、通用型机器人的市场需求。

在这个伺服市场中,国内厂商正在通过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逐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份额。他们不仅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价格,而且还在产品性能和服务方面持续努力,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国产伺服产品在市场上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行业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近年来,国产伺服品牌在市场上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据MIR睿工业数据,仅2020年,国产伺服品牌的市场规模就达到了惊人的49.64亿元,同比增长更是高达34.4%。令人鼓舞的是,国产品牌在我国整体伺服市场的份额占比已从2018年的22%跃升至2020年的30%,显示出国产伺服品牌的强大竞争力和市场潜力。

随着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的产品涨价,市场是否会继续选择国产品牌的产品呢?这一问题无疑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毕竟,价格变动往往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面对此次涨价,市场反应似乎并未过于悲观。消费者开始更多地关注产品的性价比,以及产品带来的长期价值。这是因为国产品牌在技术创新和服务方面的持续努力,赢得了市场的信任和认可。国内厂商也在积极寻求降低成本的方式,以应对市场的挑战。这一切都在为国产伺服品牌的持续发展和壮大提供强大的动力。即使面临涨价的挑战,只要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能够保持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优势,相信市场仍然会给予国产品牌充分的肯定和选择。从市场需求端窥探,国内正涌起一股强烈的国产替代潮流。不仅传统电子和汽车制造领域对工业机器人有着旺盛的需求,食品、医疗和物流等行业对各类机器人也有着日益增长的渴求。这些新兴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它们并不强调定制,对精度要求也相对较低。由于价值量较低和订单规模不大,外资品牌难以全面覆盖,这为国产机器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企业端观察,国产机器人厂商在提价方面相对谨慎,其提价幅度远小于国外厂商。这种策略使得国产机器人仍能保持性价比优势,满足对价格敏感的客户群体。

对于这一趋势,业界人士表示,国产机器人厂商的涨价策略有助于摆脱过去依赖价格战争夺市场的困境。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摆脱低毛利率的束缚,还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从而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研发,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这次涨价不仅是市场调整的一步,更是国产机器人产业向高质量、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或许,这次国产厂商的涨价策略,为整个行业带来了一种更为理性的氛围。这使得国产机器人在研发上的投入更加有底气,推动了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向高品质领域发展,并使得我们有能力与外国厂商展开良性竞争。我们不能忽视在高端市场上,国产工业机器人产品是否能得到客户的真心优先采用这一问题。

这次涨价更像是一种生存策略,被众多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采用。他们深知,只有活下去,才有未来。正如古人所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次涨价或许能让国产厂商在激烈的竞争中暂时缓解压力,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借此机会提升自身品质,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市场的认可。

高端市场对于工业机器人产品的要求极高,国产厂商需要在技术、品质、服务等方面持续投入,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客户的青睐。希望这次涨价能促使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深入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不断创新,勇往直前。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