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产业孕育腾飞 云标准成行业热点

机器人培训 2021-05-31 16:25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中国产业现状

经过两年的发展,中国产业已经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云应用和云服务日渐丰富,呈现出一派神州处处彩云飞的繁荣景象。

一是试点城市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在北京,参与祥云工程的中外企业已有100多家,以“基金 基地”的运作模式,已建成以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为主的北部云服务基地和以亦庄中国云产业园为主的南部云后台基地。在上海,闸北区着力打造上海产业基地,集聚企业近百家,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二是市场参与主体丰富,商业模式日臻成熟。百度、阿里、盛大、新浪等互联网公司,华为、神州数码、浪潮、曙光等IT企业,三大运营商、IDC企业等,构成了中国服务的主力阵营。阿里、盛大和主要提供云主机、云存储、开放数据库等IaaS服务。

三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市场认知显著提升。部分发达地区也已经开始将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系统向模式迁移,探索在城市管理、电子政务、园区服务以及医疗卫生、互联网、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中国云产业联盟近日发布的《白皮书》提到,与国外相比,中国标准组织机构不够完善,正在制定的标准也不够全面。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工作组的专家们表示,标准是不断演化的,需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标准的制定和演进过程,而目前我国标准制定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中。

数据中心能效标准成为热点

国际三大标准化组织纷纷展开云标准工作,数据中心能效的相关标准正成为关注热点。《白皮书》认为,发展存在的规划不合理、能源虚耗严重、安全隐患大等缺陷,根源在于产业规范和标准的缺失。据了解到,眼下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ITU)纷纷展开云标准工作,国内外数十个标准组织也已启动相关标准体系的研究。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工作组副秘书长胡春明表示,数据中心能效相关标准正成为标准化组织关注热点。ISO/IECJTC1SC39(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已制定了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分类和词汇表、全面的度量体系和关键性能指标、专门的数据中心能源管理系统标准。现在,PUE(电源使用效率)和DCiE(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效率)、绿色ICT技术和标准制定的最佳时间和属性两项新项目提案正处在投票阶段。

云服务标准应跟上

产业界从去年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云服务模式,云服务标准缺乏导致的分裂状况已制约到了开发者。

当前,还没有形成大规模市场,应用已有,但不是遍地开花。针对我国云标准成果相对国外较少的情况,业内有人士指出,在眼下云应用并没形成大的商业规模情况下不需要急于制定标准,应用多了标准自然就有了。对此,胡春明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今天的应用和市场是非常巨大的,例如云存储、虚拟机的应用、等,而且还呈上升趋势。如果没有好的标准化的平台,那么每个行业的参与者都希望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希望开发者把应用写到自己的平台上,推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产品或服务,这样就会伤害整个市场,开发者、设备提供商等也会无所适从。”

今后,标准工作需要不断更新。胡春明指出,从2012年开始国内产业界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云服务模式、网络和设备,企业相继推出公有云服务,例如新浪、百度、、阿里等企业分别推行自己的应用平台开发标准,云服务标准缺乏导致的分裂状况已经制约到开发者,这就需要标准工作要做到一是建好标准体系,做好顶层设计;二是不断更新这个体系,适应新的需求。

产业发展趋势

一是创新,即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将取得新的突破。我国拥有世界级规模的互联网和电信运营企业,ICT制造企业也拥有较为雄厚的产品研发、制造基矗但目前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方面,我国与领先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融合,即与、移动互联网、等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如果说前两年、、移动互联网等不同领域还是各领风骚的景象,那么未来与、移动互联网等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更多的呈现融合发展态势。

三是普及,将越来越趋向于以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方式,普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必将由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动力,而则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模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