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器人窗口期 不可错失制造2025弯道超车机会

机器人培训 2024-12-21 17:12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在夏至的前三天,一篇引人注目的微信文章悄然出现,文章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你觉得马云、孙正义、郭台铭这三位华人首富联手,能否引领全球机器人产业迈向新的高峰?

乙未年的夏天,“互联网+”的热潮如野火般蔓延,而《美国已进入“新硬件时代”》的文章又将人们的视线拉回到制造业。就在马云等三位巨头聚首的一个月前,中国公布了备受瞩目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方案,这是一个全面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宏大蓝图。接着,“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也宣布成立,可见国家对制造业发展的重视。

去年夏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机器人是“制造业顶端的明珠”,这一观点在业界和学界引起了广泛共鸣。在东莞,一家民营企业率先建造了“无人工厂”,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加工制造业对“机器换人”的热烈讨论。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夏至以来,前来参观学习“机器换人”的企业团体已经多到难以应付。

记者深入采访了业界和学界的多位专家,他们普遍认为:“当下是国产机器人发展的关键时刻,就像20年前我们抓住IT业的蓬勃发展机遇一样,现在国产机器人也处于这样一个重要的窗口期。”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已经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走进车间,记者看到了机器换人的实际情况。上海的海立集团早在2007年就开始尝试使用机械臂代替人工,是第一家大规模投入工业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大陆家电企业。参观其压缩机钣金车间时,记者看到三条生产线全由机器人操作,已经实现了完全无人化生产。大量机器代替人工被海立集团称为企业“第二人力资源部”。

海立集团的一位员工娄德明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见证生产线“机器换人”的进程。最初他在钣金车间工作时,工作环境恶劣,一天下来感觉腰酸腿疼。但随着机器人的大量上马,工作环境大大改善,劳动强度降低,工友流失率也大大减少。现在他是班组长,负责操控机器人,收入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新一代的务工人员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艰苦、枯燥的工作岗位往往招不到工人。海立集团自设立机器人“第二人力资源部”以来,计划今年末投入使用356台机器人,减少1000余名人工。在工友们眼中,娄德明是位好学的“精益生产标兵”。他对机器人的娴熟操控让他消除了失业的担忧,反而稳固了自己的“高级蓝领”地位。他的愿望是能和妻子一起,在安装了机器人的生产线上工作,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机器换人在业内关注度极高。在一场关于“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领域的机遇和挑战”的高峰论坛上,来自各地的企业代表积极提问、学习。他们对机器换人的技术问题充满好奇,希望了解什么样的岗位能被机器替代,如何推进机器换人。

交银国际投融资主管郭世海先生,从香港远道而来参加这场盛会。他手持会务手册,穿梭于会场、餐厅乃至各个房间,积极寻找投资机会。他的目光聚焦于机器人产业这片蓝海,希望能觅得理想的投资目标。他深知,每一场交流都至关重要,每一个名片都不能错过。听闻天津即将举办一场更大规模的峰会,他欣喜若狂,回去后的首要任务便是加印名片,以备不时之需。

在吴江,大小企业的负责人几乎倾巢出动,前来学习和探索。这个县域经济位列全国前五的地方,正全力打造一个代表吴江先进制造业水平的示范园区——吴江智能装备产业园。该区人社局局长王海鹰透露,会议结束后,已有41位专家与当地的30余个渴望技术突破的项目成功对接。

制造业升级的大潮中,“机器换人”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企业需求、资本垂青、专家引领、推动,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当下的典型情境。记者调查发现,虽然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但多数企业仍在拼装机器人,做设备集成,真正投入研发的公司寥寥无几。

机器人行业是一个典型的“三高”行业,对技术、人才和资金的密集度要求极高。多数厂商在核心技术上仍有缺失。一些纺织、陶瓷行业的失败案例显示,由于缺少相应的人才和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机器人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一些业内人士担忧,过热的市场投资可能导致市场产出低效,使得未来的投资和发展变得困难。一位工程师出身的机器人厂商负责人发出警告:盲目跟进可能会像光伏太阳能产业一样陷入低端泛滥的困境。他认为,单靠砸钱和挖人并不能真正做好机器人产业,人才和技术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

一位与工厂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工业设备检修专家也表达了他的担忧。他指出,中国的制造业水平参差不齐,真正推进“机器换人”的企业和行业还不多。他认为机器人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要实现国家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他也提到一些悖论现象,例如最亟待机器人改造的产业可能越难以进行改造。合理规划、找准定位和系统提升对成功使用机器人至关重要。机器人的应用岗位选择至关重要,在那些需要重复简单作业、劳动强度大或作业环境差的岗位上使用机器人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专家们预测未来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同时他们也提醒全社会关注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性失业问题并提前做好准备。国产机器人需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以实现弯道超车。上海新时达机器人公司作为自力更生的国产厂商代表正在努力研发软件等核心部件以加速国产机器人的发展并挑战国际巨头企业地位在激烈的竞争中有志于跻身整车生产领域。关于新能源汽车与国产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新时达副总经理周朔鹏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传统汽车制造领域的巨头格局已经形成,而新能源汽车市场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新增市场,所有厂商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国产机器人产业必须努力进入其产业链并占据市场份额。

在产品突围方面,专家们普遍认为应该走差异化路线,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以助推国产机器人实现“弯道超车”。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显示,尽管国产机器人在各种类别中总计有9000多台,但在焊接、喷涂和搬运等领域表现较为出色。

周朔鹏坦言,面对国际巨头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的情况,国内厂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幸运的是,中国的市场足够大,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曾预计2013年至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总增长高达52%,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为了占据市场,必须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舍得投入。

根据国家的机器人产业“十二五规划”,未来机器人研发投入将占总销售额的5%。新时达每年的研发经费保持在8%左右,体现了公司对创新的重视。

上海机器人协会创始会长徐建国表示,上海已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最密集的地区,机器人产量约占全国的70%。上海在机器人产业中的四大门类齐聚,规划到2020年,上海机器人产业将争取达到800亿元的产业规模,成为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中心和高端产品制造中心。徐建国反复强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发挥国有资本战略投资的带动作用,各地加大示范应用的支持力度,并建设机器人产业公共创新支撑平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