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公有云”入华,谁会受伤?
亚马逊是全球知名的云服务提供商,服务模式已经成熟,实力雄厚。而中国云服务还处于孕育阶段,面对亚马逊的进入,诞生不久的中国本土服务商们如何应对?赛迪智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研究所所长安晖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亚马逊进入中国意味着又有新的国外企业,而且还是在云服务领域拥有相当经验的企业进入到云服务这一重要且关键的市场,给我国本土云服务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将形成严峻的挑战。若应对不及时不正确,本土云服务商有可能在这一新兴领域败下阵来,丧失主导权,沦为渠道商和附庸。
而对于微软等外资企业来讲,亚马逊的进入也将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快速催熟产业。
亚马逊海外云服务相对成熟
AWS包括亚马逊弹性计算网云(Amazon EC2)、亚马逊简单储存服务(Amazon S3)、亚马逊简单数据库(Amazon SimpleDB)、亚马逊简单队列服务(Amazon Simple Queue Service)等。从AWS中文网站上,用户能够了解到亚马逊的AWS产品和解决方案,也可以登录网站,还不能通过本地享受AWS服务。
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高志鹏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AWS是全球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基础设施云提供平台,亚马逊对于AWS的运营经验相对于国内基础设施云提供商而言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目前AWS所提供的云服务,已经逐渐聚焦于平台层和服务层,其中弹性计算云EC2最为知名。
据了解,AWS发展历时十几年。2001年开始,亚马逊在全球为线下零售商提供网站技术支持和运营,即为AWS的前身;2002年,开始将AWS有偿提供第三方使用;2006年,正式列入亚马逊的服务,包括弹性计算、存储、数据处理等。IDC中国服务研究部分析师杨岚钦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AWS在海外的服务历程已经很长,赢得了较高的认可度,也有比较大的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
安晖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如今,AWS共提供14类28项服务,基础设施功能已经相当丰富,能满足构建超大互联网应用的大多数需求。截至2011年年底,Amazon S3已存储了7620亿对象,年增长率达到192%,而且还在不断加速。,据美国调查公司451Group的报告,AWS已经占据了美国59%的IaaS市场份额。在2011年为亚马逊带来19亿美元营收。
据4月中旬Deep Field的数据,每天有1/3的美国互联网用户至少访问一次AWS,它还占据了1%总互联网流量,并已经是全球第四大CDN。
国内公有云服务商受冲击最多
业界认为,如果亚马逊AWS进入中国,阿里云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杨岚钦表示,在本土公有云服务提供商中,阿里云的成长路径与亚马逊较为接近。
阿里巴巴集团是从电子商务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对后台技术支撑能力要求较高,阿里云平台建立的初衷,一方面是服务于集团内部的业务,如阿里巴巴、淘宝、天猫等平台;另一方面是对外提供公有云服务。2009年阿里云收购了万网,这既为阿里云带来了客户和数据中心运营经验,又解决了阿里云的运营牌照问题。
亚马逊也是做电子商务出身,其云服务以海量数据存储和弹性计算为中心,云数据中心一部分也是为满足自己的电商业务需求,例如kindle、B2C业务;一部分则是对外服务的AWS。近两年,亚马逊中国也开始尝试将自身资源提供给一些传统零售企业使用,在其平台上开展B2C业务,这点与天猫比较类似。亚马逊中国正在由传统的B2C厂商向B2C平台服务提供商和公有云服务提供商演进。AWS进入中国的计划,也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杨岚钦强调“亚马逊在海外的成功运营经验为其成为相对成熟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奠定了基础,而阿里云在公有云服务的运营经验略逊于亚马逊。截至2012年10月的亚马逊财报显示,全球300多个政府机关和1500多个大学正在使用AWS云服务,来自公共机构的用户增速明显,这点和国内公有云服务的主要使用者也有差异。”
事实上,中国市场上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主要可以分为几类传统商业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如电信运营商、世纪互联、万网等;综合型服务提供商,如IBM、华为、微软、金蝶、用友等;互联网企业,如阿里、盛大、百度、等。当前,公有云服务市场还没有完全爆发,竞争者就已经环伺左右,剑拔弩张。
杨岚钦认为,各公有云服务商其实都有非常明确的定位,他们定位的行业和产业各有不同。传统商业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主要定位在IaaS服务市场,并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市场均有细分;综合性服务提供商,主要基于自身软件产品、硬件产品及服务能力,定位在IaaS和SaaS服务市场;互联网企业在公有云的拓展主要以自身产业链上下游的用户为主,IaaS、PaaS和SaaS相关服务都有所涉及。例如盛大做游戏起家,盛大云主要针对游戏开发商应用开发、平台运营等需求;百度公有中心目前还在建设中,而云中心主要为自己的业务服务。
外企在华云服务商面临牌照难题
,尽管亚马逊强大,其进入中国还面临牌照问题。
记者了解到,公有云服务和数据中心紧密相连,而数据中心服务在中国还未对外资完全开放。微软、亚马逊、IBM等外资企业如果计划在中国提供公有云服务,则必须取得相应的政府许可,否则,只能采取迂回方式。
2012年年底,微软宣布与世纪互联合作,将Windos Azure平台和Office 365服务落地中国,从而成为首家入华的国际公有云服务商。而事实上,微软的对外公告中清楚说明,此次合作是微软向世纪互联授权技术,由其在中国运营并提供Office 365和Windos Azure的服务。并且,上海市将率先在政府办公机关部署 Office 365和Windos Azure。
微软某负责人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微软将与合作伙伴世纪互联一道,为企业提供完备的整体解决方案。一方面有世纪互联等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帮助微软开拓市场;另一方面微软也在中国南方与北方分别建立了超大型的本地数据中心,用以支撑Windos Azure平台业务,确保访问速度、数据安全性等。“与世纪互联的合作,只是微软公有云在中国迈出的一小步。未来,我们期待用3~5年的时间,与云生态系统中的伙伴们一起,凌云直上。”他说。
微软的例子为外资背景的公有云服务商提供了参考,不过,并非所有外资企业只能这么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于电信增值业务运营方面的监管要求,外企可以通过与内资合资的形式将公有云服务带入中国,只要其在合资公司中的股份比例不超过51%。杨岚钦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尽管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1年发布了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务领域的指导意见,眼下国内政策还不明朗,外资应尽量选择合规的方式运营,避免受到政策层面风险的影响。
高志鹏认为,如果亚马逊AWS进入中国,与中国云产业上下游的合作是必然的。甚至包括运营和服务器机房建设落地,都有可能会与国内相关企业、资本合作。
安晖则提醒,在云服务领域IaaS仍是公认利润不高的服务,PaaS和SaaS才是资本和利润的肥沃之地,而亚马逊想要进军这两个领域可谓困难重重。毕竟他不具备真正的IT产品运维和平台运营基因。,国内企业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努力发展自主的云服务业务,而不能甘心作为外企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商。
机器人培训
- 达芬奇机器人献爱心 将主刀公益手术
- 亚马逊将在英国招聘2000多人 重点开发Alexa和无人
- 美、德、英、日、中5国机器人发展全景大盘点
- 国产机器人窗口期 不可错失制造2025弯道超车机会
- 一个小时,这只机械狗“自学”会了走路!
- 三穗长吉镇:无人机飞防作业 稳粮增豆保丰收
- 依靠静电着陆的新型机器人
- 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座谈会
- 在苹果的智能机器人软件公司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四大家族之KUKA工业机器人应用案例分析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机器人产业的东风到底在哪
- 欧洲 6 轮送货机器人开始在美国大学推广
- 芜湖:考核第一!6项冠军!
- 人工智能有望打破医疗资源不均衡
- 立讯精密:已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目标成为全
- 90后用机器人炒菜周入10万,炒菜机器人真的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