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网络通信实现医疗机器人的远程精准手术
借助医疗智能感知与交互技术,以及网络通信的力量,现代医疗正在迈向一个全新的里程碑。在异地之间,医生现在能够通过精准远程手术,实现远程诊疗,让身处远方的患者也能得到及时而高效的救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参观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展示的“基于5G网络的远程手术创新技术方案”时,对这一未来医疗技术的赞叹之声,传递出对这一创新成果的极高认可。
这一令人瞩目的技术成果,由天津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中国移动研究院等机构共同研发。他们在开发的道路上,已经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甚至在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中,天津大学的“妙手”微创手术机器人团队是这一项目的重要合作方。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他们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套具有触觉功能的经自然腔道手术(NOS)平台。这一“冰冷”的微创手术机器人医生,其精准的控制力,将刚与柔的力量推向极致。
它具有柔软的“手指”,可以通过柔性手术器械,以柔顺状态经人体自然腔道入路精准抵达病灶处。它也能像人类医生一样,“拿”起各种手术工具,进行大力度、高强度的刚性手术操作。这种新型手术模式,实现了内外科的融合一体,可减少对健康组织的破坏,避免在人体表面留下疤痕,满足了微创手术安全接触、柔性可达、刚性操作、精准控制的实际需求。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困扰着人们。患者对医疗资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医疗资源的地域不均衡性仍然明显。这时,医疗机器人技术就显示出了它的巨大潜力。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实现远程医疗已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之前,由于传统通信技术的限制,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应用难以得到实际应用。5G技术的成熟与产业推广解决了这个问题。相较于其他通信方式,5G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性使得数据传输更为稳定,为远程手术提供了可能。
该项目的远程手术方案结合自然腔道手术平台的关键技术,人工触觉、智能感知与交互技术,以及5G网络的特性,实现了触觉与视觉信息的实时人机交互。这使得医生在远程操作时具有身临其境之感,手术更快、更稳、更准。这对于在急救“黄金时间”挽救更多病患生命,解决跨地域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大学的史超阳教授表示,合作方已经在实验室中成功完成远程手术的试验操作。随着5G通信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其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将使得远程手术更为便捷高效,极大地提升医生的操作体验与手术质量。这一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助力远程医疗技术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为更多人带来健康和希望。
机器人培训
- 基于5G网络通信实现医疗机器人的远程精准手术
- SpaceX提申请:拟为太空网络Starlink增3万颗卫星
- 马斯克 用于星舰第三次试飞的硬件预计可在 34
-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白皮书发布 细分行业
- 面对模糊的未来 Mayfield Robotics决定停止生产Kuri
- 外媒:美国登月火箭重要测试失败
- 晚清就有机器人?可惜成了皇帝的玩具,机器人
- 2025人工智能将进一步融入生活,这意味着什
- 扫地机器人最便宜的多少钱
- 十一五机床企业新品闪耀科技成果展实力展现引
- 机器人工作原理复杂 如何通俗易懂地理解
- 澳门:助老机器人闪亮2025世界人工智能联合
- 扫地机器人工作原理
- 2022年底我国5G网络将覆盖重点乡镇
- 让人变成机器人的病毒
- 国产手机CPU发布 6nm工艺 支持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