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中国机器人公司都做了什么?
在中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岁月里,机器人产业如同新星冉冉升起,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块诱人的蛋糕引来了无数企业家的争相实践与创新。那么,过去的这几年,中国的机器人企业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呢?让我们来听听一线企业家们的真实声音。
在与机器人行业企业家的交流中,有一位企业家用“圈钱”两个字概括了中国机器人这几年的一些现象。随着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飞速发展,加之国家的大力支持,机器人企业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投资标的。各行各业的大佬们纷纷寻求与机器人企业的战略合作,攀亲带故。而那些未能与机器人直接挂钩的企业,则通过傍上自动化集成或收购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来制造概念。更有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虽无实际举措和计划,却乐于制造各种传言,让市场充满猜想,以推动股价上涨,便于自己套现和圈钱。
在这股热潮中,也不乏一些只玩机器人概念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并不从事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而是冲着国家补贴而来。更有甚者,暴露出越来越多人的“骗子”思维。他们上机器人项目,实则是在变相圈国家的钱,根本无心产业发展。圈钱成本如此低廉,谁还愿意踏实做实业?
另一位特种机器人领域的实干家则表示,随着近几年制造业的回暖,工业机器人需求趋于平稳。尽管受贸易战影响,但国家刺激内需的政策对机器人市场总量影响不大。服务机器人随着门类增加、功能完善和市场成熟而逐渐火热。而特种机器人市场则相对冷门,短期内难以好转。这是因为许多领域的机械化程度仍然较低,机器人本体研究是短板,应用研究也偏少,成熟产品更是稀缺。特别是在笨重体力劳动和危险作业领域,机器替人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这只是两位机器人行业企业家的观点,他们对这几年机器人企业的回顾与洞察,是对过去几年中国机器人公司发展的个人回答。希望大家能够认清行业发展趋势,为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在政策的指引下,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把中国机器人事业做大做强,努力实现无悔的人生。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中国机器人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让中国机器人事业变得强大,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