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研究人员为机器人打造出超敏感人造皮肤
【科技前沿】新加坡国立大学携手英特尔打破常规,研发出超敏感“人造皮肤”为机器人赋予近乎超感知能力
在科技世界的最前沿,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研究人员联手英特尔,成功研发出一种革命性的人造皮肤。这项突破性的技术不仅使机器人的“触觉神经”比人类还要敏感1000倍,更能实现物体形状、质地和硬度的瞬间识别,其反应速度之快,甚至超越了人类眨眼的瞬间,达到了惊人的十倍速。
这项创新并非简单的科技展示,而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实际应用。研究人员坚信,这一成果将极大地推动护理机器人等领域的发展,让它们能够更好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研究团队以创新的手段,将这种人造皮肤安装在了机械手上,并通过严谨的实验验证,展示出了其强大的功能。机械手在接触盲文时,可以通过这种人造皮肤将触觉数据传递给英特尔的神经形态芯片Loihi,并由Loihi进行高效的翻译处理,准确率高达92%以上。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处理过程的功耗竟然比传统的冯诺依曼处理器低了20倍。
进一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还将触觉与视觉数据相结合,通过训练机械手使用人造皮肤和图像采集设备对容器进行分类。这些数据被同时发送到GPU和Loihi芯片进行处理,实现了基于事件的视觉和触摸的融合。这一创新使得系统的准确性相较于单纯依赖视觉数据提高了10%,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Loihi芯片在处理传感数据方面的表现令人瞩目。相比性能最佳的GPU,Loihi的处理速度高出21%,而其功耗却降低了惊人的45倍。这一突破性的技术成果无疑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过去的十年中,机器人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智能抓爪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尽管有些机器人已经能够通过触摸对塑料和纸张进行回收分类,但如何将触摸和视觉完美融合一直是机器人技术的难题。而NUS的研究成果似乎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对此,NUS计算机学院的助理教授哈罗德苏表示:“这些结果令我们感到兴奋。我们正在朝着构建节能高效的机器人的目标迈进重要的一步。”他进一步强调,虽然神经形态系统组合多个传感器以改善机器人感知力是一项挑战,但这一突破性的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希望。
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机器人将拥有更加敏锐的感知能力,更加智能的决策系统,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