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遥控 机器人操刀
西京医院引进的西北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本月16日正式投入运营,为一位患者实施了肝脏血管瘤切除术。这一先进的医疗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
通过遥控指挥,医生们成功地为一名来自山西襄汾县的48岁患者实施了手术。这名患者在体检中发现肝脏上有多发巨大的血管瘤,最大的肿瘤直径达到了惊人的11厘米。为了及时解除患者的病痛,西京医院的专家团队决定采用机器人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被推进手术室,经过全身后,机器人手臂通过四个直径仅1厘米的创口进入腹腔。机械手臂上的摄像头将病灶状况和组织结构放大20倍,清晰地显示在监视器上。医生坐在三维立体成像系统控制台前,通过遥控机器人手臂执行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中,医生们成功切除了患者的右半个肝部,解除了患者的病痛。术后第二天,患者已经能够下床活动,目前正在休养中,不久将康复出院。
据了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拥有出色的性能和精准度。它的身高达到了1.8米,拥有三个操作平台和四只机器手臂。尽管机械手臂看起来庞大,但它们可以精确地取出患者体内绿豆大小的胆结石。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过程更加简便,只需一名医生操控机器人,一名助手协助更换手术器械。而传统手术则需要至少三名医生和两名助手。
更为重要的是,“达芬奇”机器人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除了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外,“达芬奇”机器人还可以将手术视野立体放大,使医生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患者的腹腔结构。机器手臂具有惊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可以在狭窄的解剖区域内完成各种复杂动作。它们具有人手难以企及的重现性及精确度,可辅助完成各类精细复杂的高难度手术。术后创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引入为西京医院的手术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不仅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更让患者受益于更精确、更安全的手术治疗。这一先进技术的引入无疑将推动西京医院在医疗领域的持续发展,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