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师生团队研制全自动静脉采血机器人

机器人培训 2021-05-31 11:01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大量的静脉穿刺操作给一线的临床医护人员带来了不小的工作负担,甚至可能造成医患交叉感染。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双层手套,还有护目镜容易起雾,使得扎针难成为一个棘手而普遍的问题,而且近距离接触,更会极大增加扎针过程医护人员感染的可能性。

同济大学齐鹏团队针对疫情防控中的实际需求,立足解决科学问题,迅速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图像引导静脉穿刺机器人系统”研究,设计出一款自动扎针采血机器人。

静脉穿刺机器人的诞生因应新冠肺炎疫情的临床救治、防疫防控新需求。疫情发生以来,保证安全就医环境、减少病毒传播机会,是医疗机构防控的重要环节。“无接触”刚需加速医疗自动化发展探索步伐。齐鹏有近十年相关医疗机器人研发经验。疫情发生后,齐鹏团队加足马力,用时一年,打出一场医工交叉的创新“战疫”。齐鹏团队设计的静脉穿刺机器人具有设计紧凑、灵巧、成本低的优势,兼顾安全性和精准性,集中解决了静脉穿刺的三大痛点。

“静脉穿刺机器人作为全自动外科设备,可以自动完成消毒、穿刺操作,代替医护工作者与患者接触,配有自身消毒系统,从而最大限度避免交叉感染;机器人系统通过多模态成像技术能够准确找到最佳血管穿刺位置,解决了静脉穿刺成功率低、事故率高的问题;,自动血液分类技术和自动药品分拣技术已相对成熟,血样采集和药品注射依然需要护士手动完成,静脉穿刺机器人打通了医院采血和注射自动化的‘一公里’,”齐鹏介绍称。

目前,这一项目正处于研发阶段,进行了多代原型机的实验,经过功能性验证已取得不错结果,亦获得学界认可。齐鹏认为,“虽然我们身处高校,可能与企业、工业生产有所不同,但我们也正努力发挥双方互补的优势。与企业合作、经过产学研一体化投入产品应用才能走得更远。”

这是一支年轻的团队,项目负责人齐鹏“85”后,项目组还聚集了同济大学高年级优秀的本科生,他们来自智能制造、控制、机械、软件、设创、电子、医学等多个不同专业,通过将专业知识融合贯通,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年轻的科研人员在技术创新路上一往无前、不断追求突破。年轻化、多样化、跨学科,是齐鹏团队的鲜明特色。

在齐鹏看来,“跨学科的交流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其他专业的同学交流更加有趣,且扩展了同学们的知识体系”。

团队的建立不仅依靠老师作为纽带,学生之间的交流切磋也极为重要。齐鹏的团队中有几位关键骨干成员担负起了团队主心骨的角色,充分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

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学习知识、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海外求学归来的齐鹏的科研育人方法。齐鹏讲到,他在瑞典皇家工学院求学时正是在这种学习与科研的连转模式中受益匪浅。

,齐鹏向学生们强调,要杜绝按部就班、引领风向前沿。在齐鹏看来,创新不是命题作文。对于学生的科研项目,齐鹏并不鼓励跟风国外,或者先复制已有成果,而是一开始就引导学生自由探索最前沿、最创新的方向,做第一梯队、当领头羊。“科研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探索过程充满了未知挑战,而挑战越大才有可能做出突破。”

团队中有多个专业的拔尖本科生,同学在谈及参与科研团队的感受时表示“在课堂上学到的都是比较基础的、经典的知识,而在项目中,我们必须把视野放在最前沿”。从课本的知识落地到工程项目,这是每一位工科生都要走的路,课本的知识可能枯燥乏味,但却是高楼的地基。如何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转换为真正起作用的产品,唯一的方法就是实践。

“在团队中的学习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节奏快”,“静脉穿刺机器人”项目需要结合前沿的技术和研究,学生们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自发的驱动力,把所学所思应用到实际,在课堂里打磨基本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真正做到“在课堂中学走,在实践中学飞”,切实地符合“科研育人”的初心和目标。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