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缘何重提自控战斗机器人
近期,美国国防部和联合参谋部的高层官员们开始重新一个问题:在面临最坏的情况时,机器能否独立做出使用武器的决定?这背后,实际上是一场关于“自控战斗机器人”的设想与实践的重新考量。这种构想并非新的想法,早年间美国便已提出,但种种原因之下被搁置。如今再度被提及,背后是多重因素的推动。
美国的国家战略调整为此提供了契机。每当美国的国家战略或军事战略发生重要调整,其军事思想和军事装备都会随之发生重大变革。从“新面貌”战略到“抵消战略”,再到如今的创新驱动的第三次“抵消战略”,每一次转变都引领了军事技术和装备的发展潮流。而“自控战斗机器人”正是为了应对当前战略需求而量身打造的装备,其广泛应用对未来战争形态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
技术的突破为此创造了条件。新世纪以来,常规机器人已经迅速发展并进入战场。而“自控战斗机器人”长期受制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瓶颈,进展缓慢。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使得“自控战斗机器人”的发展成为可能。如今的机器人不仅能完成精确、重复性的工作,而且在感知、认知和行为控制等方面也在不断进步。AlphaGo的胜利不仅仅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巨大知识储备能力,更显示了其学习能力。虽然还不能断言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但未来十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阶段,“自控战斗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也在情理之中。
美国的利益诉求也在推动这一进程。近年来,欧亚大陆的形势复杂多变,美国虽然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但在军事行动上面临诸多困扰。一方面,大规模用兵会导致军费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士兵伤亡及善后处理也是一大难题。“自控战斗机器人”恰恰能够解决这些尴尬问题。机器人战士的成本仅约人类的十分之一,但作战效力却数倍于人类。更重要的是,机器人的“阵亡”不涉及任何善后事宜,这无疑是解决美军人员伤亡问题的一大神器。
赋予“自控战斗机器人”权力原本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但在追求重振雄风的急切心态下,美国似乎已经顾不上考虑这些问题了。可以预见的是,“自控战斗机器人”的大军一旦实现所谓的战争“零伤亡”,美国或许能再次横行天下。在这场技术与的较量中,未来究竟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机器人培训
- 美国缘何重提自控战斗机器人
- IBM用人工智能研发香水 AI真的能有创造力?
- 守住工控系统安全不要让外人走后门
- SCT 电流互感器完善了从传感器到云端的端到端的
- 虚拟化云计算数据中心升级凸显数据价值
- 浙江中感传感器公司推出神龙号水下机器人可在
-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助推云计算应用
- 新松机器人又有大动作收购不停歇
- 韩国医疗康复机器人普及将从此前以供应商为中
- 浙江推进数字化园区建设拟建近百个转型示范园
- 苹果飞船总部命名Apple Park,4月启用
- 美国Transcend Robotics公司推出移动地面机器人系列
- Rokid 发布首款家庭机器人 可聊天自然互动
- Facebook Messenger将推出聊天机器人
- 移动物联网智能家居行业现状
- 苹果收购人工智能创业公司Silk La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