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焊机器人水平堪比大国工匠 未来有望大规模应
在智博会的舞台上,一台重庆造六轴多关节弧焊机器人引人注目。它的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止,移动速度达到每秒一米以上,重复定位精度小于0.05毫米,仿佛拥有匠神之手。它不仅具备卓越的性能和精度,更是能够完美地融入重庆汽车工业的生产流程。
这并非简单的工业机器,而是由重庆固高科技长江研究院研发的创新产品。这台机器的主体颜色红黑相间,巨大的机械臂末端连接着精细的焊枪。通过手持操作器或电脑云端操作,它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复杂的焊接任务。
叶云波,这位工业自动化事业部的总经理,向我们揭示了这台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四大关键零部件全部自主研发,整体性能、精度和可靠性均与国际顶尖水平不相上下。它的机械臂能在半径1.4米的范围内灵活运动,无论是直线还是圆弧运动,精度都能得到精确控制。
在焊接工艺方面,这台机器人更是如同一位大师级的工匠。研究院在研发之初,就借鉴了顶尖工匠的技艺,并结合机器人自身的数据反馈,进行不断的修正和提升。这使得机器人在实际操作中能够达到极高的水平,完美胜任各类复杂的焊接要求。无论是汽车还是摩托车的生产过程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推广这样的技术并非易事。吴川河,重庆凯宝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他们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瓶颈。虽然他们的弧焊机器人技术先进,但很多工厂却苦于没有会使用机器人的人才。机器人的使用需要数据积累,然后才能“自学”。在此之前,它们仍然需要人工调试。不同的工厂有不同的标准,而机器人需要适应这些不同的标准,这让许多工厂望而却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吴川河和他的团队提出了一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他们开发了一套可定制化的程序,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整。这样,客户拿到机器人后就能直接使用,无需再进行繁琐的调试。工业机器人必须与产业相适应,弧焊机器人正是适应了重庆汽车工业生产流程的需求。随着整体解决方案的推出,这台机器人有望大规模进入工业生产线。
在技术专区内,这台重庆造弧焊机器人成为了焦点。它代表了重庆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新高度,也展现了重庆固高科技长江研究院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实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台机器人将在未来的工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培训
- 弧焊机器人水平堪比大国工匠 未来有望大规模应
- 昆虫大小的微型机器人问世可制作其他机器
- 希尔顿酒店联手IBM Watson推出迎宾机器人
- 珞石:深耕行业 助力服装缝制产业技术变革
- ABB推出面向未来的人机协作产品YuMi®双臂机器人
- TCL集团出售资产将发力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和材
- 京东Mellanox成立实验室将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合
- Facebook开始测试一个名为M的人工智能助手
- 重庆年内建成云基地二期项目 具备超20万台服务
- 我国大数据产业呼唤开放共享
- 科沃斯发布首款商用移动清洁机器人
- 无癌时代有多远?很多人加入用AI消灭癌症的队伍
- 读取DNA中的遗传密码 AI将从基因层面解决癌症
- VR再迎政策红利工信部2025年规模超500亿
- 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
- 人工智能成为一、二级市场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