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系统 使用肌肉信号控制无人机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创造了一项革新性的技术——“行为-A-Bot”系统,它让我们离人与机器人的无缝协作梦想更近一步。这一系统巧妙地利用可穿戴式传感器,捕捉人体肌肉的信号,进而驾驭无人机,掌控其行动。
想象一下,只需穿戴在手臂上的传感器,通过你的肌肉动作,就能驾驭一架无人机翱翔天际。MIT的研究人员将肌电和运动传感器放置在操作员的二头肌、三头肌和前臂上,这些传感器就像捕捉人体语言的“翻译官”,将我们的手势、动作转化为无人机的操控指令。
这个智能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无需离线校准或针对每个用户进行训练数据采集。麻省理工学院宣称,仅需两三个可穿戴式传感器,便可在无需环境辅助的情况下运行。其潜力巨大,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无论是导航电子设备上的菜单,还是监督自主机器人等任务。
在最新的测试中,研究团队利用Conduct-A-Bot系统成功操控了Parrot Bebop 2无人机。他们表明,任何商用无人机都能轻松融入这一系统。
此系统能够感知旋转手势、握紧拳头、手臂的紧张程度以及前臂的活动等细微动作。Conduct-A-Bot系统会解读这些信号,精确控制无人机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和向前移动。甚至,这些信号还可以用来让无人机旋转和停止。在远程控制的测试中,无人机对超过1500个人类手势中的82%做出了准确的响应。
研究团队展望,他们的系统最终将应用于一系列人与机器人协作的领域,包括远程探索、辅助性个人机器人和制造任务等。这种控制方式的诞生,为非接触式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所开发的这一系统,会根据每个人的动作信号进行自我校准,使得任何人在进行机器人手势控制时都能更快、更轻松地上手。
机器人培训
- 德国排爆机器人:技术细节与实际应用如何
- 智能机器人管理电子文档
- 机器人可送快递也可走迷宫 上海中小学机器人竞
- 如何有效管理工业机器人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 全球智能机器人制造商
- 联想发布自研工业机器人 5G远程控制 有手、脚和
- 机器人导游亮相锦州世园会 首开方言解说先河
- 节卡机器人官网:如何深入了解智能机器人技术
- 中国机器人网在线平台概览:最新资讯与技术分
- 百度AI机器人尖端技术突破与革新概览
- 广东省测量控制技术与装备应用促进会关于发布
- 唯一跻身全球前10的国产机器人 打破日德的垄断
- IBM和AMD宣布达成联合开发协议 共同推动云上加密
- 重庆KQP50空气炮 电厂用空气炮
- 智造双福 产业新城一路疾行
- 常德鲨鱼机器人招聘新人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