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中国产业机器人规模将雄踞全球第一
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预测中,中国到2017年的产业机器人规模将跃居全球首位。这一趋势的背后,是自动化生产在汽车和电子制造行业中的大力推行。
尽管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交易市场,其市场规模已达到惊人的95亿美元,且包括相关软件、周边设备及系统工程在内的整体市场规模更是高达290亿美元,但在机器人使用密度方面,中国仍远远落后于一些更为工业化的国家。每万名工人中,中国的机器人数量仅有30台,而韩国、日本和德国等国的机器人使用密度较高。
IFR预计,随着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大规模建厂,以及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未来产业机器人的使用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17年将增长一倍多,达到42.8万台。IFR秘书长古德伦•利岑贝格尔指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企业将在机器人技术上进行更多投资。
利岑贝格尔女士进一步表示,当前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汽车行业,而在接下来的两到三年里,电子制造业将成为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日本的制造商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中占据最大份额,约为60%,而中国制造商正在迅速崛起,已经获得了25%的市场份额。
全球四大机器人制造商——瑞士的ABB、德国的Kuka、日本的Yaskaa和Fanuc已经在中国设立工厂。其中,瑞士ABB公司的机器人业务主管博•沃加德•纳塞斯表示,中国制造业工厂的自动化进程正在加速,过去两到三年里呈现爆炸式增长,这一趋势超出了预期。
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生产基地,汽车行业是机器人使用最多的行业,占全球运行机器人总量的40%左右。欧洲汽车制造商如大众、戴姆勒等已经在中国投入巨资,并将他们的机器人供应商也带到了中国。紧随汽车行业之后,电子制造业将成为广泛采用机器人的领域。
中国台湾的富士康——苹果产品的主要代工商——也正在制造自家的Foxbot机器人,并购买其他厂家的机器人产品。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