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研发出了一款革新性的“机器手”,它能够通过捕捉大脑电子信号和眼珠转动来辅助残疾人士完成一系列日常动作。这一重大突破,仿佛为那些被身体障碍束缚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与可能。
不同于以往复杂的手术植入方式,这款机器手只需患者佩戴一顶特制的感应帽。这顶帽子如同神奇的头饰,它能够捕捉到大脑中的电子信号以及眼珠的细微转动,将这些信息迅速传递至连接的平板电脑。
来自德国蒂宾根大学的Zurcir Zocada博士及其研究团队,以六名四肢麻痹的患者为试验对象,对这款机器手进行了深入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震撼发布在权威科学杂志《科学技术》上。
戴上接收电脑命令的手套状机器后,被试者就能执行他们想要的精确动作。即使患有严重的脊髓障碍,他们也能利用机器胳膊夹取土豆片、在文件上自由签字等。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被试者熟悉机器手操作的时间竟连10分钟都不到。
研究者们发现,对于被试者来说,这款机器手宛如他们的第二双手。以前无法完成的日常任务,如今都能借助机器手轻松实现,其满意度和实用性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机器手的使用并未给他们带来任何不便。
虽然通过大脑信号驱动机器胳膊或手的概念并非全新,但此次德国的研究团队以非侵入性的方式实现了这一目标,避免了传统方法中需要在大脑或脊髓植入电极的复杂手术。这种方法与腹部超声波检查时的涂胶原理相似,大大减少了使用中的不适。
Zocada博士及其团队表示,这款机器手的市场定价为5000到10000欧元(约合人民币3万至7万元),预计在接下来的两年内投入市场。届时,它将为无数身体障碍者带来福音,让他们重拾生活的自信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