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是如何战“疫”的,你了解吗?

机器人培训 2020-04-11 10:14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一场疫情提前三到五年让公众对行业有了认知,也大浪淘沙般检验了各机器人企业的实力。”在中国电子学会近日举行的“最美机器人逆行者案例分享”座谈会上,优必选科技CBO(首席品牌官)谭旻的看法颇具代表性。
 
  疫情是一次紧急动员。达闼科技副总裁葛颀介绍,他们1月24日就成立了项目组,针对医院、隔离点等特殊场景进行定向开发,截止到3月16日,已交付机器人超过200台。“目前我们的清洁消毒机器人平均每天能清扫超过3.8万平方米,送药机器人平均每天运送26次物品。”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则在2月10日成立了研发项目组,在现有技术基础之上研制消毒机器人。为了降低复工风险,9名员工到公司进行“隔离办公”,吃住都在公司。“那段时间非常辛苦。“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树生印象最深的是,那段日子经常挑灯夜战,晚上由办公室回宿舍的过程中,积雪没过脚面,鞋子里面都是雪。
 
  更大的困难是原材料供应和加工难,因为有些单位没有复工。“我们在库房里到处搜寻原材料,找不到的话,就只能从其他项目上进行挪用。”张树生说,在机加工方面也得自力更生,好在公司有一些机加工设备,就利用这些设备对零部件进行加工。
 
  产品投放市场时也遇到一些问题。当时由于物流公司都没有复工,为了能够人机同步到达现场,公司自己派出货车,售后服务人员跟货车一起到客户的现场。“在这个过程中吃和住是最困难的两件事,我们的人员带着方便面、热水壶,基本上几天几夜都休息不好。”张树生说。
 
  事实上,这也是一次机器人全行业的总动员。据了解,疫情期间,机器人应用主要聚焦四个方面社会安防方面,包括红外测温、病人位置跟踪、安全监测等;智能医疗方面,包括了导诊、会诊、消毒、清洁护理、送餐送药、远程医疗等;智能制造方面,包括口罩、防护服、医疗装备生产等;电商O2O方面,包括无人零售、无人配送、云办公、在线课堂等。
 
  紧急状况之下的部署,使得疫情成为一次机器人行业的压力测试。除了研发生产环节遇到种种困难,在使用环节也遇到各种状况。比如测温机器人的工作听起来比较简单,但实际使用中面对不少技术挑战。
 
  测温产品研发企业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雪松介绍,测温产品在防疫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点是效率比较低,进行一对一测温,极易引发人员聚集。另一大难点是难识别,很难确定被检人身份和所携带的证件是否一致,因为都戴着口罩,识别起来比较困难。
 
  这些难题都要在进一步的研发中寻找答案。比如,旷视科技在产品上增加了口罩预警和口罩通行功能,前者是发现没戴口罩的人可以自动告警,后者是非本单位的人即便戴着口罩,也能被系统识别。
 
  相比产品较为单一的企业,达闼科技不仅生产多种功能的机器人,而且在6天之内完成了智能方舱的交付。
 
  “在武汉红山体育馆这个智能方舱医院,一些机器人通过统一的医疗管理控制系统进行实时管理、控制和调度,这个医院的大脑是智能的。”该公司副总裁葛颀介绍。
 
  在这个智能方舱里,像测温、巡逻、清洁、送药、陪护等护理类工作都由机器人来完成。而通过引入第三方智能床垫、物联网手环,病人所有的生理状态包括血氧饱和度、体温等都能够在统一的“大脑”中进行管理,保证在智能方舱医院里所有人和物在信息化平台上进行智能化管理或者是智能化服务。
 
  而在智能方舱医院的交付过程中,院方不仅要进行相关学习,而且要进行系统整合,解决供电问题、线路问题等等。
 
  “与其在疫情来临的时候紧急部署和应用,更好的模式是在智慧医院建设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入系统化解决方案,提升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表现。”葛颀的体会是,“我们需要集合目前5G发展、人工智能发展、新基建发展之力,迅速补齐公共服务方面的短板。”
 
  从“单兵作战”到“集团作战”,从应对疫情到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机器人在此次疫情中的总动员也成为对其发展路径的有益探索。
 
  疫情防控中,一些新的需求、新的应用、新的业态开始显现,而如何进一步做好防疫工作,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加快技术发展、产业发展,需要研发、生产、使用和管理各环节形成合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