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惜辰
此前两篇文章《为啥这个"人"和这条"狗"火了》和《从四条腿到两个轮,它们是兄弟》中,我们基本了解了波士顿动力的“当家网红”和它们的兄弟们。那么,是谁研发了他们?又是谁在资助研发团队?在很多中,研发者以测试为名,对实施了各种暗算和捉弄,它们会一直这样忍气吞声吗?
背后推手的奋斗史70高龄仍在工作
这些“网红”机器人的故事要从这个喜欢穿夏威夷衬衫和牛仔裤的老爷子说起。
马克·雷波特(Marc Raibert)今年12月将迎来70岁生日。他数十年如一日,无视商业需求,只为打造心中理想的它,这份执著着实让人佩服。Atlas是迄今最接近雷波特理想的一款机器人。
上世纪80年代初,雷波特在卡耐基梅隆大学中创立了Leg Lab实验室,希望打造出模拟生物肢体的机器人。后来,实验室迁至麻省理工学院,他依旧延续着这一愿景。
1992年,自Leg Lab实验室转型的波士顿动力公司自麻省理工学院分拆,并获得五角大楼的资助。
2013年,为了创建机器人部门,谷歌开启了狂购模式,一口气把多家纳为己有,波士顿动力则是其中最受瞩目的一家公司。谷歌还调遣Android之父安迪·鲁宾(Andy Rubin)担任这一部门首领,足见谷歌对此寄予厚望。
2014年鲁宾离开谷歌。2016年,机器人商业化的骨感现实令谷歌心生动摇,把波士顿动力等公司脱手。
2017年,软银接盘,为波士顿动力开启了新时代。
软银先前也出品了一款人型机器人Pepper。它形态可爱,眼神灵动,还拥有“读心术”,能在零售店自动化处理部分客服事项。与走可爱路线的Pepper不同,波士顿动力家族的成员多是狂野动物和硬汉的形象,身藏花样武艺。
,出风头不能当饭吃。除了商用的SpotMini,其他家族成员的钱途都不太明朗。这些机器人处境尴尬,每每亮相都为波士顿动力赚足口碑,却勾不起人们多少购买欲望。
多年来,波士顿动力仍未理清人们很早就抛出的问题,“你们究竟是商业化公司还是研究实验室?”
不管科技业的其他领域在忙什么,波士顿动力心无旁骛,研制出的机器人能够穿梭树林、采石场和住宅,能跑会跳,甚至能耍几招体操,各种动作让人目眩,但事实上,波士顿动力发布的很少体现背后的人类操作者,机器人们实际上需依赖场外的操纵杆、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电收发装置才能活动。
在不太熟的地方(如实验室附近的停车场),它们方向感不强,还得有人陪。让人惊掉眼球的视频中,它们身形矫健、弹跳力惊人,殊不知,现实中它们更常跌倒,若不是机械身躯,早已遍体鳞伤。
在雷伯特看来,机器人技术会比互联网带来更深远的影响。人类和动物能做的事,如果机器人也能做得到,它们会变成可造之材。他表示,要实现这一点,机器人需要掌握复杂的技能,如,躯体移动、手指精细操作以及自身在移动仍能看清物体的能力。其实,这几点恰恰对应着人类婴儿的几大发育指标——大运动、精细能力以及自主感知能力。原来机器人的成长轨迹仍处在很初级的阶段,还不如个人类宝宝。
对于波士顿动力,软银愿意等也等得起。它坐拥规模高达1000亿美元的愿景基金,虽然投资Weork和Uber亏损,也仍然实力雄厚。与共享经济相比,押注需要多年磨砺才可能变现的未来技术时,软银似乎不那么焦虑。
我们现在欺负机器人,它们以后会被报复吗?
当双足的类人机器人或四足的机器犬赫然出现在眼前,我们会把过往经历投射到它们身上,下意识地把它们看成生物。虽然目前来看,它们不过是一具具灵魂缺失的机械躯体。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为机器人绘制了非常乐观的蓝图。他肯定地认为,本世纪内,机器人将和人类一样聪明,即出现所谓的“奇点”现象。他预测,未来30年里,机器人的智商将达到1万。
普通人的智商在100上下浮动。想进门萨这个高智商俱乐部,智商至少得130。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king)的智商大概是160。
智商1万?这甩了人类多少倍?不造反才怪。想想《机械姬》中的机器人艾娃,为逃出牢笼精心策划,欺骗男主的感情,看似忍隐柔弱,杀起人来却毫不手软。
孙正义还说,“人类创造了工具,前提是人类总是比发明的工具更聪明,我们才能掌控它们。工具变得比我们更智能,这还是第一次……”
激光雷达、立体视觉技术以及全套传感器的合作,让机器人拥有了感知世界的窗口。不知它能否觉察到人类的用意?万一哪天机器人觉醒了,人类却还蒙在鼓里。或许面对人类的各种折腾,它们心里正默默盘算着,等着瞧,以后我会一笔一笔跟你们算。
细思极恐。
看了Atlas的视频后,有些推特网友如是评论
·趁它们还弱小,现在就毁掉它们。
·大可不必,到时候我们可以抬抬价,赚赚维修费。
·我们最终会沦落到在地下生活,像哥布林一般悲惨地活着。
不过也有人认为,机器人道德最终是由人决定的,如果我们让它善良,它并不会伤害我们。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