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与智能制造合作组织10日对外发布《长三角区域机器人产业链地图》,机器人课程编写这是对长三角区域机器人产业“家底”全方位公开。数据显示,长三角机器人产能规模占全国50%以上。
去年9月,三省一市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合作组织”,此次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地图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蓝图中首个区域性跨省市行业产业地图,共收录长三角区域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和机构信息千余条,包括整机、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相关技术配套、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产业园区等,为行业建立长三角区域机器人产业链健康生态群提供依据,也为社会应用领域寻求供需对接和资源配置提供有效信息。
根据产业链地图,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集聚了、、安川等国际机器人巨头,以及、、埃斯顿等国内机器人领军企业,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提供重要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产业资源支撑。从区域看,上海机器人产业集聚度最高,江苏形成苏州、南京、常州三大机器人产业集群,浙江、安徽的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分别集中于杭州、合肥两个省会城市。
下一步,三省一市将探索设立长三角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推动产融结合;发展专业的机器人众创空间,促进资源对接;建立机器人示范应用园区,拓展下游应用。
疫情爆发后,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生产正在引起更多行业的关注。
比如,口罩自动生产机就一度出现“一机难求”的情况。原本,一台5~10万元的口罩自动化生产机一夜之间翻了三五倍,涨至一台35万~40万元,仍供不应求,交货期长达在30~45天。
浩科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是专门研发、生产工业机器人(机械臂)的企业。
“随着疫情爆发,投入自动化生产的意识,机器人课程编写正在不同行业内不断提高。”浩科机器人的负责人张家奇告诉零售君,在疫情发生后,出现了很多意向订单,除了汽车行业,还有一些医疗机构,咨询在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的实验室检验环节中是否可以引入机器人取代人工。
和去年同期相比,他预计订单会增加2~3倍。而他们今年也想抓住这轮机遇,扩大工业机器人的产量,从每月生产30台到年产1000台。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售额达到51.2亿美金,同比增长30%;2018年至2019年机器人行业上下游供应链进一步成熟,国内机器人产品硬件成本下滑,目前业内产品能力较强的机器人企业已将产品的投资回收期压至2年~1.5年内。
在未来5年,机器人将迎来一轮高速发展期。
据了解,工业机器人目前在大批量、品种集中的生产线上应用更为成熟;在分散程度高,批量小、品种多的产品线上,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正在不断增多。
这背后,离不开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
“以汽车行业为例,工业机器人的价格按照不同国家划分,差异明显大众库卡工业机器人成本在20~30万元/台,日产的工业机器人约在10万元/台,国产工业机器人则在2~5万元/台。”
一位来自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告诉零售君,在汽车行业,整车装配的自动化程度可达到90%以上,但零部件生产环节,则明显偏低,这与行业自身的利润率偏低,需要较长回收周期有关。
好消息是,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正在加入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生产环节。
原来的机器人集成化由国外企业垄断,成本高,愿意接受自动化的都是国内一批有稳定订单的大厂,现在集成转由国内企业进行,成本压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小企业,愿意考虑推进自动化程度。
从大型生产,进入小型、精准的自动化生产,工业机器人正在加速取代人的脚步。但将会在多久之后?
张家奇说,目前在机器人普及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依然是改造,“除了机械臂,前端的抓手,周边的配套,都需要根据实际环境进行改造,在成本中,机械臂占一半,周边的东西占一半。”
Dusan已经找到了一家国内生产机械臂的企业,双方约定在复工后,去现场考察再决定落地方案。他之前对工业机器人的种种质疑,能否得到解答,依然是未知数。
或许,对于更多中小企业而言,先有机器人,还是先有产量的增加,机器人课程编写更像是一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