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闪存业务备受追捧:到日本买技术?

机器人培训 2020-03-03 08:10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关于东芝闪存业务的买家和竞价消息仍在持续流出,市场都在密切关注这个百年老店的“金蛋”会落入谁家。

闪存是如今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设备必不可少的组件。以集邦咨询2016年第三季度NAND闪存市场的数据为参考,东芝闪存芯片以19.8%的市场份额仅次于三星电子的36.6%,市场地位不容小觑。且闪存芯片自去年以来出现了供应紧张状况,价格正在不断上涨。而为了挽救财务危机,东芝不得不忍痛割肉。

根据IC Insights此前公布的2016年全球前20半导体企业预测,营收方面,美国有8家企业进入前20,日本、欧洲与中国台湾地区各有3家,东芝位列第9,索尼和瑞萨分列第15和17。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张祥介绍,尽管在全球半导体企业排行榜前列已经很难再看到日本企业的身影,但日本的电子实力绝不仅仅落脚在相机、游戏机、家用电子设备等消费领域,在上游IC元器件、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等产业仍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和地位。

日本半导体沉浮

半导体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上世纪80年代,日本依靠其产品的成本优势和可靠性,接棒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国,尤以DRAM为盛。

而由于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带来DRAM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以及半导体领域设计公司和代工企业水平分工模式的盛行,日本企业没有及时转变且过于忽略成本追求高质量,给了美光、三星等企业赶超的机会。

最终,日本半导体制造商均从通用DRAM领域中退出,将资源集中到了具有高附加值的系统集成芯片等领域。

如果把电子消费品、IC元器件、精密制造设备、材料比作日本电子帝国的四重防线,那么,可以看到,虽然日本企业在消费电子领域溃败大势已定,但在半导体材料、精密制造设备等领域仍占据着很重要的市场份额。

比如,在生产半导体芯片需要的19种必须的材料中,日本企业在硅晶圆、合成半导体晶圆、光罩、光刻胶、靶材料等14种重要材料方面均占有50%及以上的份额。细分市场上,在IC元器件领域,索尼以其多年深耕摄影机业务的经验在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位于全球第一,瑞萨在汽车半导体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半导体相关精密制造设备领域东京电子是全球第二大芯片设备制造商,还有多家有技术实力的大型半导体设备提供商。

主要代理欧美日品牌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世强元件电商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在其平台上,日系元器件的供应量大概占据20%,其余部分主要为欧美品牌。其工作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日本元器件工艺精细、产品品质好,价格较欧美低。目前整体来看,日系品牌在品质和价格上处于欧美和韩系/台系品牌之间。

张祥道,美国技术水平全面领先,以其先进制程工艺引领创新发展。相比,日本半导体技术水平虽然总体竞争力日趋下降,但总体并不弱,以材料见长,欧洲半导体在专业领域独树一帜,新兴领域的技术创新不足。

到日本买技术?

伴随全球化带来的产业转移,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向上游延伸。产业发展也进一步增强了兼收并购需求。

谈及对日本电子产业的印象,刚刚接管夏普手机的富士康集团夏普/富可视手机事业部CEO罗忠生坦言“成本管控和反应速度、更新换代上有缺陷,”但他也表示“日本企业很好地诠释了‘匠人精神’,工艺细致。”

富士康目前也在努力拓展产业链,摆脱“代工”标签。2016年4月,富士康母公司鸿海对夏普出资约38亿美元,换取了夏普66%股权。自此,富士康在电视以及手机端有了从采购到品控、研发以及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

继夏普之后,富士康也积极对东芝展开了追求。从全球发展形势来看,正在兴起的智能驾驶、和等应用,将会产生庞大的数据,进而拉动对存储芯片的需求。若能顺利拿下东芝半导体,富士康将拥有更完整的产业链,还能为未来物联网、等高科技的发展做好准备。

可以看到,被鸿海收购后的夏普2016财年上半年亏损同比减少45.7%。在家电产业观察者刘步尘看来,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鸿海的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罗忠生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日本企业关注细节,有技术优势,而中国企业可以帮助日本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加快反应速度和更新换代速度。对每个企业来看,优势互补可能都是更好的。

但目前来看,虽然富士康给出了270亿美元这样诱人的报价,但也没有过多的胜算。第二轮竞价者中有博通、西部数据、韩国SK海力士、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银湖等有力的竞争者,,日本政府关于危及国家安全的担心极有可能让郭台铭的希望落空。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燮康此前指出,国际投资合作领先的国际大厂很难乐意分享先进技术经验,而且投资难度大,相比,一些中小型规模具备一定专业优势的国际厂商更为适合。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