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机器人袭来 谁的工作快要保不住了
硅谷企业家马丁 福特长期关注机器人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009年,他出版《机器危机》一书,书中诸多预测在6年间成为现实。近日,他再推新书《机器人时代技术、工作与经济的未来》,直言随着 智能 、 类人 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将不仅取代 蓝领 ,包括新闻记者、律师助理、诊疗医生等在内的诸多白领也将面临失业危险。
日前,记者与来沪的马丁 福特面对面。历经6年的审时度势与缜密思考,马丁 福特认为,一大波机器人正在袭来,蒸发的将不仅仅是工作,全球经济将面临危机,社会结构将发生巨变。他提醒人们当加速发展的技术将整个体制颠覆到某个程度时,人们必须主动进行根本性的结构重组,唯此方能继续人类的繁荣。
机器人时代
虽然将未来描述得如此 可怕 ,但不代表马丁对未来就是悲观失望。机器人时代终将到来,但他坚持认为, 人工智能并不意味着机器人 苏醒 过来,并拥有了与人类相同的自我意识,我不认为人类需要过分担心机器人会毁灭人类 。
马丁笑言 如果人类能够积极适应机器人时代的到来,我们将会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社会,所有枯燥繁琐的工作将由机器人承担,人类将得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去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他坚信,虽然人类不是上帝,但人类拥有足够的智慧,驾驭自己的创造,适应未来的时代。
一个颠覆性的时代
人类工作岗位正被夺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马丁 福特(以下简称 马丁 )在硅谷成立了一家小型软件公司。当时软件编程需要很多劳动力,马丁的公司为拥有各种技能和教育背景的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情形在2008年发生转变。互联网的发展 刷新 了商业贸易模式,许多公司业务都能在网上完成,比如音乐行业的音乐数码化、出版行业的文字电子化。
一场危机无声无息地发生了大批普通工作岗位凭空消失,马丁的公司也不例外。
这样的转变让马丁意识到,人类很快就要面临一股巨大的改变力量,无论对我们的经济,还是社会结构,都将构成重大的挑战。2009年,他的第一本书 《机器危机》出版了,书中,他预见一个颠覆性的时代即将到来。
当年的预见正在被事实逐一证明,但今天的他,承认自己还是低估了科技发展的速度。
比如,他曾预言未来将实现汽车的自动驱动,仅仅在两年后,谷歌公司研制的汽车,就安全地飙过了高速公路,绕过了旧金山的九曲花街。
马丁还预言人工智能技术将有所突破。也是仅隔两年,IBM公司的沃森,就在美国最受欢迎的智力竞猜电视节目《危险边缘》中,击败了该节目历史上两位最强的选手,成为该节目新的王者。
超越马丁想象的,不止这些。
2012年,亚马逊公司收购了一家叫 基瓦系统 的仓库机器人公司。该公司生产的机器人,能够通过地面条形码形成的网格,实现自主导航。偌大的仓库,只需一个基瓦机器人,就可完成所有分拣、搬运、打包的活。
位于旧金山的创业企业动力机械公司,开发出一款全自动制作汉堡的设备;而日本的一家寿司店,从制作到售卖、结账,店堂里看不见一个人类服务员
这是一个颠覆性的时代,一大波机器人正在袭来,人类的工作岗位正在被 夺走 。
有人对马丁的警告提出质疑早在200多年前,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轰鸣声就曾让人类感到惶恐,担心 机器替代人力 。此后的每一次技术革命,人们莫不战栗,,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都没有带来人们所担心的就业危机。
以美国为例,20世纪初,农场工人被机器夺走了工作,但农场工人就此变成了工厂工人;上世纪50年代,工厂工人又被机器夺走了工作,但他们转行到了服务业。
经验让人们理所地认为这一次并没有什么不同,一定也会有新行业诞生,去容纳庞大的失业人群。
真的会这样吗?
马丁不这样认为。过去不代表未来,这一次,情况真的不同。
他用一组数据说明当前的形势过去几十年,美国劳动人员收入占整个国家收入的比重一直维持在65%左右,但从2000年开始,这个占比急剧下滑,蓝领工人的收入比例越来越小,步步紧逼的机械化正在蚕食蓝领工人的工作机会。
也就是说,过去十多年里,美国工人的平均工资并未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上涨,尽管美国科技的发展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但获益的仅仅是位于金字塔尖的少数人。
不仅是美国,包括中国、日本、德国等国在内,蓝领工人收入占整个国家收入的比例均出现了急剧下滑。
更糟糕的是,从1960年开始,美国新增工作岗位的数量也开始锐减,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为零。
数据清楚说明这一次,在旧行业的废墟上,并未诞生新行业。
马丁呼吁,是时候抛弃过往经验,以一个开放的头脑,重新评估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了。他说 我们正在逐渐走入一个颠覆性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革命已经对就业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在和已经代替着人力。
一次席卷白领的危机
别以为你的活它干不了
这一次,面临危机的,可不仅仅是蓝领。
马丁将机器人分为两种,一种是 弱机器人 ,这类机器人并无智能可言;一种是 强机器人 ,它能达到远高于蓝领工人的智能水平,甚至是超过人类的智能水平。
越来越多的 强机器人 正在被设计、创造出来,机器人不再只是从事简单的机械工作,它们正在威胁包括律师助理、记者、会计、电脑程序员等在内的各行各业的白领人群。
与机器算法制造了这场白领危机。
好比是一座矿产资源丰富的大山,机器算法是马力强劲的挖掘机。更可怕的是,这座数据的大山,永远处于增长动态中,永远不会有被挖尽的那一天,而 挖掘机 的马力与功能,则一天比一天强大。
这将对白领行业产生两个重要影响。,对数据的捕捉能够带来工作的自动化。例如,谷歌公司研发的自动生成个性化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回复系统,能够对邮件、微博或博客自动编写回复。
更重要的一点是,与机器算法还会改变公司的管理方式。由于基于数据的预测将越来越多地替代人的判断,高层管理者将更多地依靠自动工具产生的数据来做决策,因而对中层管理人员的需求将会不断萎缩。
获得一个工程或计算机学位就一定能找到工作吗?马丁可不这么认为。
过去,为了维护系统正常运行,脸谱网站的程序员每天需要解决上万个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脸谱采用了一种叫作 塞博格 的应用程序,它可以持续监控几万台服务器,检测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自动修复。试想一下,仅一位技术人员就能管理两万台计算机,未来程序员就业形势之严峻不言而喻。
对于尚未从媒介融合的巨浪中成功转型的新闻从业者而言,在此次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或许更为致命。
美国西北大学研发的人工智能软件 鹅毛笔 (Quill),能够自动分析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来的数据,并识别出其中的关键要素,在30秒钟内 写 好一则新闻故事或一篇行业报告。包括《福布斯》在内的一些世界知名新闻媒体已经开始使用这一软件,其自动生成的文章涵盖各个新闻报道领域,比如体育、商业和政治等。
技术向我们证明,曾经只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驾驭的领域,在自动化面前是何等的脆弱。更讽刺的是,由于高薪的知识型工作更依赖电脑,也就更容易被自动化智能软件所取代,所以,相比廉价的低技能工作,知识型工作在机器人时代受到的冲击将更为巨大。
一场潜在的教育革命
文凭不再是 入场券
在技术发展已对各行各业的就业造成严重威胁的当下,高校似乎一直独善其身。对此,马丁说,这恐怕只是暂时的,因为 已有强烈的迹象表明,这种情况即将改变 。
2013年3月,一个由英语教授和写作老师组成的学者团,针对标准化考试中作文采用计算机打分的做法,在网上发起请愿。他们认为,让机器人来给作文打分,存在简单化、不准确、随意性强等问题,且带有歧视性。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近4000名教育工作者在请愿书上签名,其中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写作项目部前主任莱斯 佩雷尔曼。
用计算机批改选择题、判断题并不新鲜,这为学校节省了不少劳动力。但当计算机替代原本只有人工才能完成的给作文打分时,很多老师感觉受到了威胁,甚至是侮辱。
机器人给作文打分引发的争议至今还在继续,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学校会继续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机器人的应用会继续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角落。
机器人给作文评分所引起的骚动,仅仅只是加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冲击教育部门的一个小例子。更大的挑战也许来自诞生于2011年的 慕课 。慕课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课程材料均发布于互联网上,无论你身在何处,只需要一台有网络联接的电脑,就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流课程。
这场被誉为 全球在线高等教育萌芽革命 的慕课浪潮,正在抢夺在传统课堂里上课的学生。虽然慕课目前还面临着课程通过率过低等问题,但马丁对其未来持有坚定的信心。他说 新技术的发展往往要经历挫折,慕课的未来很有可能会造成高等教育界的一场大革命。
马丁还预言,即使高等教育行业本身并未在数字化的猛烈攻势下颓败,但社会剧变带来的教育贬值,可能最终还是会导致高等教育的瓦解。
这不是危言耸听。以美国为例,大学毕业生过去十年内的平均收入水平显示,大学文凭并不能给他们带来高收入,相反,他们的收入水平在持续下降。机器人正在逐渐替代白领的工作,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更难找到体面的工作。大学校门,曾经是美国人迈进中产阶级乃至富裕阶层的入场券,如今正在渐失光芒。
正如马丁所言 人类学习的速度,将难以赶上机器人学习的速度。 传统思维中认为的 当面临失业时,返校学习以获取更高学历就能找到更好工作 的想法,未来将变得很不现实。
一个仍在坚守的行业
大白 可能很快会出现
在电影《超能陆战队》中,健康机器人 大白 ,不仅憨态可掬,更是一个称职的医生。这难免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机器人已经深入医疗健康领域。但其实就目前而言,机器人大军向医疗保健领域进军的步伐是相对慢的。
不过,马丁发现,人工智能还是已经与医疗保健领域扯上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虽然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迅猛,但诊断过程依然很传统。,人工智能的发展给医学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用机器诊断代替传统诊断。
医生们面临着这个世界上不断涌现的新发现、新疗法,以及发表在世界各地医学和科学期刊上的临床研究评估。当他们要诊断患者病情或设计最佳治疗方案时,需要调取的信息总量是相当惊人的。马丁说 机器诊断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避免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潜在的致命错误。 也就是说,机器人诊断病情和制订治疗方案时,可以调用上述全部资讯,而作为人类,一个人很难掌握全世界最全最新的医疗资讯。机器诊断能够颠覆传统诊断方法,将困在个人头脑中或发表在医学期刊上的所有晦涩文字都释放出来。
机器诊断还可以将诊断对人体的伤害降到最低。比如,过去诊断心内膜炎时,需要用探针插入患者食道中,不仅价格高昂,而且存在生命危险。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梅奥诊所研发的人工,可以使超过一半的患者免于接受这种侵入性诊断,且准确率超过99%。,医学领域里那些不需要直接与病人互动的工作,比如放射科医生、药剂师等职业将最早受到机器人的冲击。
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另一项重要应用是护理机器人。当下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老人护理员奇缺的问题。,由于技术的原因,目前护理机器人还不能完全胜任护理工作,,疗养院和家庭老人护理目前还能为社会创造部分就业岗位。但未来, 大白 可能会很快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一场顺势而为的改变
把危机变成转机
在马丁描绘的未来中,我们似乎听到了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轰然倒塌的声音,那么,面对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我们只能束手无策吗?
由于自动化会残酷地剥夺就业机会,降低收入水平,大部分的消费者最终可能会缺乏相应的收入和购买力。 马丁强调, 消费需求的锐减将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
如果大量失业导致贫富差距日益悬殊,那么,现代市场经济就很难继续蓬勃发展。一个非常富裕的人可以买一辆甚至十辆很好的车,但他不会买几千辆车,到了那一天,汽车行业将如何生存?同样的道理适用于任何一件消费商品或任何一个消费领域。
除了经济发展的停滞,失业还将带来创新的枯竭。因为创新需要市场的推动和消费的支撑。如果把乔布斯丢在一个没有市场的孤岛上,他所有的才能都将一文不值。
,马丁认为,如果人类不采取行动,机器人带来的危机最终将颠覆整个社会。
对中国来说,情势更为严峻。
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进口数量已居全球之首,这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被机器人取代,,中国仍处在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化的进程中,亟需各行各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在美国,绝大多数人都在服务行业工作,而在中国,制造业仍然是最重要的就业渠道。,自动化技术已经对中国工厂的就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从1995年到2002年,工厂提供的就业机会减少了约1600万个,相当于中国制造业提供的总就业机会的15%。富士康公司打算在不久的将来,安装几百万台机器人,以替代工人,其他一些德国、日本、北美各国设在中国的制造工厂,也都在考虑使用机器人。可能再过一两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装机总量会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不仅如此,中国原本就面临着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还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等挑战。这些问题的叠加,使得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对中国造成更大的挑战。
机遇永远和危机相伴随行。马丁预言 中国将会成为未来机器人时代改革的中心。
谁也无法阻挡科技的发展,面对这样一场蓄势待发的挑战,马丁认为,人类更应顺势而为,首要的便是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尽早对社会进行根本性的结构重组,以便应对未来成百上千万人失业所可能带来的社会震荡。
马丁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政府建立完备的 社会安全网 ,以保护那些即将失去工作的人群。虽然并不是说要给他们提供永久的支持,但必须给他们留有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重新找到工作。
安全网的核心是保障收入体制。 马丁描述了实现保障收入体制的两个主要途径一是向每个成年公民无条件支付基本收入,二是保障低收入人群的最低收入。这个过于理想化的解决方案,自然受到诸多质疑。反对者担心,建立社会安全网会鼓励人类惰性的滋长,导致没有人愿意工作。,马丁强调,保障收入体制顺利运行的前提是,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比如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的人可以获得更高的保障性收入等。
被质疑在马丁的预设之中,因为目前确实没有所谓的最佳方案。但他声明,自己大声疾呼的目的,就是要让更多人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并由此推动建设一个良好的讨论环境。
虽然将未来描述得如此 可怕 ,但不代表马丁对未来就是悲观失望。机器人时代终将到来,但他坚持认为, 人工智能并不意味着机器人 苏醒 过来,并拥有了与人类相同的自我意识,我不认为人类需要过分担心机器人会毁灭人类 。
马丁笑言 如果人类能够积极适应机器人时代的到来,我们将会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社会,所有枯燥繁琐的工作将由机器人承担,人类将得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去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他坚信,虽然人类不是上帝,但人类拥有足够的智慧,驾驭自己的创造,适应未来的时代。
马丁描述了一场危机,也许,更是一次转机。
机器人技术
- 800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近半无产品
- 看看机器人在和你抢什么
- 马化腾、李彦宏等科技企业大佬们在贵阳大数据
- 机器人投入汽车产业园 探索机器人产业链
- 特斯拉 Cybertruck 电动皮卡换上黑色外衣,有望为
- 沁峰如何成为冲压机器人细分赛道国家专精特新
- 运动机器人智障了吗?
- Rivian 将投资 50 亿美元在佐治亚州建造电动汽车工
- 调查发布 - 制造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突围——
- 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什么样的变化
- 进博会特斯拉展台最全预测 沉浸式体验智能制造
- 美国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提高到 100%,极星 CEO 对
- DeepMind 联合创始人:交互式 AI 才会“改变人类”
- 把握发展趋势 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 AI入侵教师职业,这五类产品发展迅猛
- 他们用AI和食用植物创造“人工肉食”,你想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