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引领中国工业化发展
一、新中国工业化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自己的以工业化为核心的新的现代化征程。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可以被划分了两个大的重要时期一是1949~1978年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二是1979年至今,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中国开始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
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主要是学习苏联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其基本特征是(1)以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极低的人均国民收入为基本国民经济背景;(2)以快速发展赶超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目标;(3)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国有经济并逐步实现对其他经济成分的改造、采用高关税和高估本币等方式推进进口替代、采用外延增长方式改善工业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不平衡为四项基本的工业化战略。
在此期间,工业尽管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工业与一、二、三次产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极不协调,资源配置和结构状况存在明显缺陷。虽然传统工业化道路产生了许多问题,但经过近30年发展,中国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成功地发射了 两弹一星 ,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化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其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1)以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较低的人均国民收入为基本国民经济背景;(2)以改善国民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富裕为目标;(3)以农业和轻重工业均衡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积极利用外资和国内外两个市尝梯度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为四项基本的工业化战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连续20余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人均国民收入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产业结构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中国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中国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
2000年以后,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我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国转为工业大国,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我们需要新的工业化战略来指导我们继续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从一个工业大国发展为工业强国。
二、中国制造业三大突出问题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世界各国都已取得这样的共识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对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国防安全至关重要。我国已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3306.8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8532.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位。中美两国分别占全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20.3%和16.2%。我国已是制造大国,但我国制造业仍面临诸多矛盾,较为突出的有三大问题
1.创新能力不强。根据相关统计,我国的创新能力指数(GII)及全球竞争力指数(GCI)在世界上仅处在25名~30名左右的位置。根据我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公布的《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 2012)》,2010年我国的创新竞争力排名在全世界的第15位。近年来,我国的研发投入(R&D)大幅增加,2013年已占GDP的2.0%。,多数工业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与GDP的比均大于2.5% 2011年,美国和德国的研发投入与GDP之比分别为2.85%及2.88%。根据2011年统计,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为21.5%,而工业发达国家都大于35%。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和销售收入之比,和世界著名企业相比差距更大。
2.核心技术薄弱、共性技术缺位。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的全部发动机均靠进口。正在研制的重型燃气轮机的关键材料和关键零部件,如高温合金定向及单晶工作叶片仍依赖进口。近年来,我国在加大对数控机床研发的投入,80%的高端数控机床至今仍依赖进口。2013年,我国已是机器人消费大国,位居世界第一位,但80%的机器人进口的。
3.资源浪费、污染严重。2010年,我国的GDP约占全世界的7.5%,但却消耗了世界能源的19.6%。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约占我国GDP的32.6%,能源消费却占全国能耗的58.0%。2010年,我国钢铁、建材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20%左右。空气和水质污染严重,成为全国人民十分关心的问题。
中国制造业不仅仍面临诸多矛盾,而且近年来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我国面临着工业发达国家 再工业化 的严峻挑战。2011年,美国政府正式启动了 先进制造伙伴计划 ,提出了 在哪里发明、在哪里制造 的口号,要重新夺回制造业的世界市常为了解决高校基础研究和企业成果转化之间的矛盾(称之为 死亡谷 ),美国政府专门建立了由一批 制造创新研究院 组成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德国结合自己的国情,提出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 工业4.0 计划,以确保德国的世界制造强国地位。2013年,英国发布了《未来的制造》报告。,设立了先进制造、成形技术等7个 高价值制造推进研发中心 ,为加快促进成果转化。
三、《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意义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 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 的基本方针,坚持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 的基本原则,通过 三步走 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中国制造2025》明确,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
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机器人技术
- 800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近半无产品
- 看看机器人在和你抢什么
- 马化腾、李彦宏等科技企业大佬们在贵阳大数据
- 机器人投入汽车产业园 探索机器人产业链
- 特斯拉 Cybertruck 电动皮卡换上黑色外衣,有望为
- 沁峰如何成为冲压机器人细分赛道国家专精特新
- 运动机器人智障了吗?
- Rivian 将投资 50 亿美元在佐治亚州建造电动汽车工
- 调查发布 - 制造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突围——
- 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什么样的变化
- 进博会特斯拉展台最全预测 沉浸式体验智能制造
- 美国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提高到 100%,极星 CEO 对
- DeepMind 联合创始人:交互式 AI 才会“改变人类”
- 把握发展趋势 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 AI入侵教师职业,这五类产品发展迅猛
- 他们用AI和食用植物创造“人工肉食”,你想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