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智能机器人将实现“合肥造”
运用 智能“铁臂”为家电制造做帮手
在位于天都路上的一家电器公司内,高端型号冰箱的配套生产线上,25个机械手将压制好的冰箱U壳取走。
据介绍,这条生产线上需要6名工人,一年的工资加起来为40万元。虽然机器人和机械手的一次性投入要60万,但每年维护费用每台只需几千元,远远低于6名工人的用工成本。
在合肥经开区,智能设备和机器人制造成为近年来新崛起的产业。经开区在汽车、电子、日用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已形成较成熟的产业集群,江淮汽车、联想、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统一、康师傅等一大批企业集聚发展。上述行业也是智能设备、机器人广泛应用的领域,使得经开区发展机器人产业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
研发 多方联合打造机器人产业孵化平台
“合肥码垛机器人制造比较成熟,我们平均每一台码垛机器人能有5项专利,80%的零部件实现自主研发制造。”合肥雄鹰自动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该公司将致力于研发“双臂机器人”。“它将不再只是做重复的机械作业,能够接受更加复杂的指令。未来,它也许能走进家庭,兼职‘保姆’为老人儿童进行服务。”
除了企业的自主研发,合肥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也在努力将实验室里被验证可行的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
2014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安徽国购投资集团签署发展合肥机器人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肥设立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成立机器人联合研究中心,共建合肥机器人产业园,打造机器人产业孵化平台。
制造 大量机器人将实现“合肥造”
无论是尚处于实验室阶段的创意设计,还是已经被用于生活、生产的“铁臂”能手,机器人与我们的关系正在变得愈发密切。
2013年12月,合肥首个制造项目在新站区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0亿元,共分三期建设。
2014年1月,年产万台项目落户合肥经开区,将生产各类机器人和自动化产品,为联想、富士康、广达、仁宝等多家笔记本电脑制造企业提供自动化和多种智能设备。
合肥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将重点突破核心技术,形成机器人技术创新体系。
2013年10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正式批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合肥机器人产业被列入国家试点。这意味着,未来机器人产业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合肥造”。
“国家批准安徽省新型显示产业和机器人产业试点,对于合肥来说是个很好的机遇,不仅每年国家会给予资金支持,省市也会有配套扶持政策和资金。”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认为,围绕这一国家级的“金字招牌”,机器人产业还可与其他产业合作,以应用带动发展,合肥也有望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机器人技术
- 800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近半无产品
- 看看机器人在和你抢什么
- 马化腾、李彦宏等科技企业大佬们在贵阳大数据
- 机器人投入汽车产业园 探索机器人产业链
- 特斯拉 Cybertruck 电动皮卡换上黑色外衣,有望为
- 沁峰如何成为冲压机器人细分赛道国家专精特新
- 运动机器人智障了吗?
- Rivian 将投资 50 亿美元在佐治亚州建造电动汽车工
- 调查发布 - 制造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突围——
- 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什么样的变化
- 进博会特斯拉展台最全预测 沉浸式体验智能制造
- 美国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提高到 100%,极星 CEO 对
- DeepMind 联合创始人:交互式 AI 才会“改变人类”
- 把握发展趋势 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 AI入侵教师职业,这五类产品发展迅猛
- 他们用AI和食用植物创造“人工肉食”,你想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