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开发手术机器人将问世 欲挑战“达芬奇”

机器人技术 2021-05-31 11:49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据《日本经济新闻》12月20日报道,日本川崎重工业和医疗保健企业希森美康(Sysmex)共同开发的第1台日本国产手术机器人最早将于2019年度问世。该机器人能够充当外科医生的眼睛和手,使精密、安全的手术成为可能,与垄断市场近20年的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Intuitive Surgical,Inc.)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行对抗。如果能够打破1家公司垄断的格局,掀起性能和成本的竞争,则有望推动手术机器人的正式普及。

1999年上市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能够辅助完成在患者腹部等部位开几个孔然后插入手术器械的内窥镜手术。使用时外科医生一边看着3D图像一边操控安装在机械臂上的手术刀。

手术器械的关节能够360度活动,所以在狭小的空间也能进行作业。还具备防止手抖的功能,能够进行精密手术。,还被认为对患者有很大好处,包括减少出血、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等。

截至2017年度末,全球各地共引进了约4500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预计2018年使用该机器人的手术数量达到100万件。日本方面,大型医院等已经引进了约300台,4月诊疗报酬(针对保险医疗中医疗行为的报酬。日本将诊疗报酬按相关规定打分,患者根据分数承担其中的一部分,其余由医保承担)修改后,肺癌和胃癌等大部分癌症被纳入医保。有的疾病的患者负担额从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14万元)以上降至几万~几十万日元,手术数量较上年增加了40~50%。

美国联合市场研究机构(Allied Market Research)预测,全球手术机器人的相关市场规模到2024年将扩大至约11万亿日元。如果新一代通信标准得到普及,远程手术等的市场规模很可能进一步扩大,向达芬奇发起挑战的动向越来越活跃。

在日本,川崎重工业与希森美康对半出资的Medicaroid想要打头阵。该公司计划2019年度在日本市场投放基本构造和动作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相似的手术机器人,似乎正在与审查部门讨论相关事宜。

在主要用于工厂的工业机器人领域,川崎重工是与发那科和安川电机等比肩的日本国内巨头,在精密控制和小型化方面有优势。该公司在面向制药和配药的医用机器人领域也取得了成绩,在新涉足的手术机器人方面也“实现了接近人的尺寸和动作”(Medicaroid)。该公司正在开发传达手术器械尖端触感等达芬奇所不具备的功能。

虽然并未对外公布价格,不过不少业内人士预测,价格“可能不会超过1亿日元”。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旗舰型号售价近3亿日元,廉价版也超过1.5亿日元。目前,普通手术的保险分数不会增加,使用手术机器人的医疗机构每台手术的收益将减少。有声音表示,“期待竞争企业的出现带动手术机器人的价格大幅降低”(在大学医院借助达芬奇进行手术的医生)。

受到挑战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阵营则自信地表示,“我们垄断市场20年的状态并不健康。希望其他公司也能参与进来,使对患者有益的机器人辅助手术得到渗透”(Intuitive Surgical有限公司社长泷泽一浩)。该公司除了投放廉价版手术机器人外,还将在美国引入减少在身体上打孔数量的最新机型。有声音指出,“新涉足企业的实力与Intuitive Surgical存在很大差距”(经常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的医生)。

Intuitive Surgical在软件方面也具有优势,包括自主运营培育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医生的设施等。,追赶该公司的企业除了提升机器人的性能、降低成本外,在支持一线医生的体制等方面能否打破垄断也成为课题。

谷歌等相继涉足手术机器人领域

近年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拥有的手术机器人相关专利开始到期,全球各地打算进入该领域的企业正在增加。

海外方面,美国谷歌与美国强生公司成立的Verb Surgical正在开发手术辅助机器人,力争2020年前后上市。有观点猜测“或将推动手术的自动化,例如使用人工智能(AI)显示最合适切除范围等”(手术辅助机器人开发企业)。

源于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A-Traction公司专注于开发辅助主刀医生的机器人,提出价格“比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便宜1位数”的目标。力争实现无需由医生或助手操控内窥镜、只需1名外科医生即可完成手术。该公司社长安藤岳洋自信满满地表示,“力争于2021-2022年度上市”。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