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服务机器人从“智能”到“智障”
智库 转载
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导 读
如果服务机器人无法做到三维立体化的视觉,并对周围人与物进行感知,那么强悍的大脑,也得变成“智障”。
走在大型商场中,不难看到放置在各个关键位置的机器人基于客户服务的机器人。
从机器人提供商来说,他们希望通过服务机器人取代传统的人工客服,让每一个用户都能享受到高品质、便捷性的服务,但在实际应用中,服务机器人却沦落到摆设。
实验室到“现实”
在企业的推广页面中不难看到一行小字“数据基于实验室环境”。
这句话的就如同方便面包装上的“图片仅供参考”表面看似光鲜亮丽,实际内容寥寥可数,甚至惨不忍睹!
那么为什么在实验室中,服务机器人表现如何?
通过对数家企业宣传片中查看,不难发现机器人运行极为稳定,单台机器人与测试员不管是在语音交互还是执行命令方面,都能得到稳定的表现,可以说对答如流。在行走过程中,能准确避开障碍,引导人员并没有太大问题。
,这些都是在实验室实验室的环境基本是为了机器人而设定。
而在现实中,机器人的表现如何?
长期从事物业资产管理及培训的深圳金龙宇资产顾问公司董事总经理郭连忠表示,目前商超中使用的服务机器人并未达到使用要求,还处于测试过程。
据郭连忠的观察,目前部分商场或超市已经配置了相关服务机器人,但由于环境和技术问题,众多机器人并不“可靠”,部分机器人甚至会出现碰撞等问题。
现实中的那些问题
现实与实验室环境并不相同,而对机器人提供商而言,似乎并不了解这一问题。那么现实中,服务机器人面临哪些问题?
1、嘈杂的环境在降噪技术并不好的时候,麦克风将收集大量嘈杂声音,无法分辨出当前人员的说话声。虽然后期降噪技术得到全面提升,但由于商场人员聚集较多,降噪技术虽然排除了大部分人的声音,但依然无法分辨1米以内多人说话的声纹,导致接收的数据信息并不准确;
2、不稳定的WiFi目前大部分机器人的传输为2.网络,2.网络的优势主要是覆盖面积广。但对于商超而言,却面临着两个问题
(1)网络传输死角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通常是采用“穿透”和“反弹”两种方式,距离和障碍物越多,信号的衰减率越高,如果人员增加,人体则成为“移动的障碍物”;
(2)信道争夺部分商场为了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通常会免费给用户使用WiFi网络。而商场为了省事,通常会把机器人所使用的网络设置在用户所使用的网络,导致服务机器人无法得到稳定的网络连接。
3、数据不同步在大型商场中,入驻企业会根据自己销售及品牌问题进行调整,而机器人作为独立系统,需要维护人员单独进行数据更新,如果不是商场购买的机器人,不会主动更新机器人数据。
在多个问题下,服务机器人在商场中的作用极度有限,甚至可以说是“无用”,而商家对这类服务企业人的态度也很明显讨厌(尤其是餐饮业)。
在餐饮行业中,服务机器人最常见的问题是“撞击”问题机器人相撞、机器人与凳子、桌子相撞。
郭连忠调侃道“在送菜过程中,两个机器人交会时会相撞,相撞以后还会道歉说‘对不起’!”,他表示,如果机器人是在配送汤之类的液体,在撞击中把液体洒在顾客,一旦洒在孩子身上,那么就是灾难性事件顾客只会认定责任在于商家。
既然“没用”,商家为何会在各个特定地点设立机器人服务点?
永恒的利益
对于商超而言,目前的服务机器人还未达到“智能”的要求,用“弱智”形容并不过分,但为何又允许机器人入驻?
华润置地某副经理直接了当的说道“企业给钱。一台机器人能提供几百元每月的服务费。”据该负责人透漏,机器人提供商通常会提供上百、上千台机器人放置在商超中,一个月将为商超提供近十万的服务费,而这些机器人并不需要他们维护他们也无法维护。
在利润的推动下,商超方允许机器人在商超的固定位置,为用户提供有限的服务。
而对机器人提供商来说,其不仅仅是品牌的宣传,还涉及“测试”,简单点说,就是在宣传品牌的,还收集用户数据除了收集视频数据外,还收集用户的数据。
在品牌宣传方便,一旦服务机器人入驻某大型商超后,企业将大势宣传自己的服务机器人被某品牌采用,并作为案例进行公布,提升自己的估值。
而在数据收集方面,机器人会对过往人员的行为动作、用户询问等数据进行一一分析,从而从中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这些代价就是每个月高昂的费用支出。对于机器人提供商来说,他们入驻商超通常需要支付费用主要如下
1、场地使用费由于占地面积小,通常按机器人整体数据占用面积计算;
2、网络费用按数据传输占用带宽计算;
3、其他服务费如保养、维护、应用反馈等。
某商超内部管理人员调侃道“不管他们能做什么,只要他们愿意为这些设备买单,并且不做违法的事情,我们都不会禁止,没有谁会与钱过不去?”
写在莫让“智能”变成“智障”
对于服务机器人而言,其也必须进行针对性优化针对不同环境、不同场合提供不同设计的机器人,而不是基于一个机器人解决方案应用到所有机器人之中。
与此,部分方案也可作为替代,例如地线、感应器等设备,从而对机器人的路程进行规划性设计。
对于服务机器人来说,它并不是扫地机,而是拟人机器人,其必须具备三维立体的感知,才能真正做到拟人。如果服务机器人无法做到三维立体化的视觉,并对周围人与物进行感知,那么强悍的大脑,也得变成“智障”。
版权声明“智库”除发布原创干货以外,致力于优秀科技/研究/投资类文章精癣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或由于二次转载标错了转载来源,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微信My_lordmiss~
机器人技术
- 800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近半无产品
- 看看机器人在和你抢什么
- 马化腾、李彦宏等科技企业大佬们在贵阳大数据
- 机器人投入汽车产业园 探索机器人产业链
- 特斯拉 Cybertruck 电动皮卡换上黑色外衣,有望为
- 沁峰如何成为冲压机器人细分赛道国家专精特新
- 运动机器人智障了吗?
- Rivian 将投资 50 亿美元在佐治亚州建造电动汽车工
- 调查发布 - 制造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突围——
- 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什么样的变化
- 进博会特斯拉展台最全预测 沉浸式体验智能制造
- 美国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提高到 100%,极星 CEO 对
- DeepMind 联合创始人:交互式 AI 才会“改变人类”
- 把握发展趋势 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 AI入侵教师职业,这五类产品发展迅猛
- 他们用AI和食用植物创造“人工肉食”,你想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