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代替人工 山东省内首例机器人髋关节置换术
现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技术是20世纪骨科领域里程碑式的进展之一,为治疗终末期关节疾患开辟了新天地。在传统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哪怕是丰富经验的医生,一般也仅能达到85%的准确性。12月31日,青大附院斥资引进一台名叫moka的机器人代替医生进行精准置换手术,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据了解,这是山东省首例利用机器人进行髋关节部位置换的手术。
机器人上岗
比人工更精准
上午8点半,在青大附院崂山院区,青大附院副院长、骨科医院副院长于腾波、关节外科主任张海宁等人参加开机仪式并仔细探讨病人的术前计划。按照计划,当天团队要用机器人辅助给两名股骨头坏死的病人进行手术。从假体型号、定位到假体植入后的复位情况,团队所有参数精确到0.1毫米,0.1度。
上午9点,第一台手术开始。患者是男性,脑外伤三个月,关节畸形程度比较高,活动度比较差。为了给病人进行精准手术副院长于腾波和副主任陈进利开从暴露到参考架安装、从髋臼注册到机器人辅助截骨,都仔细操作。Mako机器人引导髋臼杯精确地安装至术前计划位置,并进行了复位检测,最终手术进行顺利,一气呵成。
中午12点15分,第二台手术开始。患者是男性,股骨头严重坏死。关节外科主任张海宁和副主任徐浩开始机器人导航手术,手术同样顺利进行,在机器人引导下安装假体,复位后测量假体位置良好,双腿等长,手术精准完成。
系山东首例
未来更多患者将受益
为了将机器人引进医院,于腾波团队先后去北京301等多家医院进行考察和学习,于腾波是医院第一个培训操作合格的医生。在采访中,他表示,目前MAKO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已超过10年,根据关节登记中心的准确随访,其8年的假体在位率为98.2%,这一数据甚至优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这一经典手术方式。未来已来,MAKO手术机器人的引进,手术将更加精准可控,也将直接转化为患者的获益。作为全国率先开展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的几家单位之一,青大附院骨科医院也将借此契机,为更多的患者造福!
关节外科主任张海宁表示,Mako智慧机器人于2006年在美国上市,能够协助医生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及单髁关节置换术。截止目前,全球范围内超过28个国家装机使用Mako,14年内总计完成手术超过350,000台,超过180篇权威学术研究证明了Mako智慧机器人的优异临床表现。
据了解,青大附院骨科是山东省唯一的骨科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也是山东省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中心。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我院胡有谷教授就率先在全国开展了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来在王英振教授的带领下,医院骨科每年高质量完成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4000余例,手术量居于全国前列,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和临床资源。“精准医疗”,“人工智能”,“快速康复”是当今医疗及骨科领域的重要的发展方向,它的核心价值就是个性化、精准化和微创化。本次启用的Mako骨科手术机器人对于关节外科是一种变革性的技术,可在术前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建模、测量和设计,保证术中精确安全操作,从而辅助完成个体化、精准化、智能化的人工关节置换。
名医简介
于腾波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主任医师、青岛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医院副院长、运动医学科主任、青岛市拔尖人才。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发表专业国内外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中华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一项各一项,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获得山东省青年科技奖,青岛市青年科技奖各一次。
副院长于腾波利用机器人给患者手术
张海宁主任利用机器人给患者手术
机器人技术
- 800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近半无产品
- 看看机器人在和你抢什么
- 马化腾、李彦宏等科技企业大佬们在贵阳大数据
- 机器人投入汽车产业园 探索机器人产业链
- 特斯拉 Cybertruck 电动皮卡换上黑色外衣,有望为
- 沁峰如何成为冲压机器人细分赛道国家专精特新
- 运动机器人智障了吗?
- Rivian 将投资 50 亿美元在佐治亚州建造电动汽车工
- 调查发布 - 制造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突围——
- 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什么样的变化
- 进博会特斯拉展台最全预测 沉浸式体验智能制造
- 美国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提高到 100%,极星 CEO 对
- DeepMind 联合创始人:交互式 AI 才会“改变人类”
- 把握发展趋势 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 AI入侵教师职业,这五类产品发展迅猛
- 他们用AI和食用植物创造“人工肉食”,你想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