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换人已成定局 工业机器人市场爆发
最近,国家安监总局公布了新的动态,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十家企业被选为示范企业,将启动机器人作业的试点工作。这些企业在煤炭、石油、钢铁等基础产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机器换人"趋势的推进,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广阔,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的机器装置,擅长于替代人力在生产线上工作,其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特性让它能应对各种复杂任务。相比人力,工业机器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以及全天候工作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国制造业面临转型的压力,工业机器人的作用愈发凸显。
我国是工业机器人的消费大国。从2013年开始,我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汽车制造、电子、橡胶塑料、军工、航空制造、食品工业等领域都能看到工业机器人的身影,其中汽车工业的应用比例最高,达到38%。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地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占据了全国市场的重要份额。
尽管市场需求旺盛,但我国在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上仍有短板,尤其在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上,我们依然依赖国外企业。本土工业机器人企业受制于人,只能购买高昂的国外设备。这需要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技术水平,早日摆脱对国外机器人品牌的依赖。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3年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元年,这一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达3.69万台,同比增长36.52%,购买量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到了2014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57000台,同比增长54%以上,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在全球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的密度为55,而中国仅为21,远低于日本、韩国、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机器换人"政策不断落实的大背景下,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增长空间巨大。诸如汇川技术、智云股份、科远股份等企业有望在机器人红利下取得显著发展。未来,这些企业将与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共同开创更加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