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离我们还有多远?科技大观
提及手术,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仍是手术室里医生忙碌的身影。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场景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画风更多地呈现为医生在操作台前,通过操控手术机器人完成精细的手术操作。其中,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经成为众多医院的得力助手。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这一革命性的设备,让我们不得不从腹腔镜手术说起。传统的开放手术切口较大,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微创手术应运而生。而腹腔镜的升级版便是手术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仿佛拥有医生的“手”,通过一系列机械臂,深入患者体内。当病人被后,这些机械臂就像医生的助手一样,精细而灵活地分离、切割人体组织。医生则坐在旁边的操作台上,通过显示屏观察患者患处的3D画面,控制手术器械。由于人体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医生需要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应对。
操作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医生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认证。这些医生如同驾驶高手,一开始可能会感到手忙脚乱,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渐变得得心应手。手术机器人的优势显而易见——除了比医生的肉眼观察更为清晰外,其操作更为精细、灵活,手术创口更小。北京和睦家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曾表示,随着手术越来越微创,出血越来越少,病人的恢复速度也大大加快。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不仅是目前最广泛的手术机器人,它的问世源于战地手术的需要。自1996年直觉外科公司推出第一代手术机器人系统以来,这一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和推广。尽管价格高昂,但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数千台达芬奇系统投入使用。对于某些复杂手术,如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机器人手术已经占据了美国此类手术总量的绝大多数。
尽管手术机器人听起来已经相当先进,但它们仍不是终点。目前的手术机器人尚不具备诊治疾病和临床决策的能力。它们虽然拥有可转腕手术器械和更大的活动范围,但仍需要医生的操控才能实现其功能。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到医疗领域,IBM研制的“沃森”机器人可以说是目前医疗界最智能的机器人之一。它可以通过大量的医疗资料进行自我学习,为医生提供治疗决策的依据。许多机器学习解决方案仍不足以支持复杂的临床决策,这需要更高级的思维能力。
未来,手术机器人完全有可能将外科医生更大程度地解放出来,让他们面对更小的体能挑战。微创手术也将更加远离血腥与痛苦,让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更为轻松。至于是否选择由手术机器人还是医生来完成手术,未来或许将成为一道选择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这一领域能带来更多的惊喜与突破。
机器人技术
- 手术机器人,离我们还有多远?科技大观
- 宁德时代正与通用汽车洽谈技术授权合作 拟在北
- 百度发布文心一言插件生态平台灵境矩阵 已开启
- 机器人相关股票有哪些
- 骨全科机器人天玑首次在榕投用
- 有这三个核心能力,人工智能就能打败90%的人类
- 智伴儿童机器人:一款专为0-12岁儿童及家长设
- 变频器的安装与使用注意事项
- 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现状分析,控制器核心技术
- 晋煤集团助力煤炭工业矿山设备及能源展
- 特斯拉 FSD 测试版已向国内用户推送 初期以影子
- 海外用工及全球人力资源管理SaaS平台GONEX完成千
- 全球首颗商用存内计算芯片问世 AI处理实现10倍以
- 最近很火的ai对话软件叫什么
- 欧盟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动向
- 手机上可以下载机器人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