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政策双轮驱动 加速服务机器人发展进
自2010年以来,全球机器人产业犹如一颗制造业顶端的明珠,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中国在这一浪潮中崭露头角,迅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销售市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需求的多变,机器人行业即将迎来新的风口,市场需求预计会超越工业机器人的增速。
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指引下,致力于推动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的补贴政策为生产一线引进机器人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也促使中国的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工智能迎来了第三次高速发展,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日益拓展,带动了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
行业数据显示,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在2016年总销量为6.18万台,与2015年相比上升了45%,销售额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而在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其增长势头更为迅猛,销售额较2015年增长8%。种种迹象表明,服务机器人在可预见的未来具有极其可观的发展前景。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宋晓刚指出,服务型机器人在养老、助残、医疗、娱乐、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进程正在加快,其中一些领域已经迈入了产业化阶段。在需求增长和消费水平提升的双重驱动下,服务机器人的增速和产业规模预计将超过工业机器人,成为拉动机器人行业增长的新引擎。
随着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等颠覆性技术的蓬勃发展,机器人完成复杂专业任务的能力日益增强。业内专家指出,智能化机器人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拓宽了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为国内服务机器人产业提供了赶超的巨大的发展空间。
要想让机器人深入人们的生活,真正实现智能社会,我们需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如建立知识库、大数据库、面向各类具体问题的智能系统等。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挑战,还涉及到整个社会体系、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的整合与升级。
为了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我国正对机器人产业进行战略布局,推动服务机器人在前沿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实现突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已正式发布,重点专项也已启动。
在第三届国际服务机器人高峰论坛上,与会嘉宾直击热点、捕捉趋势,针对服务机器人的发展进行深入对话。论坛特设的产品展示区成为企业展示自身实力的绝佳舞台。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以安在会上介绍了南京在服务型机器人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包括庞大的产业链支持和高新技术人才支撑。
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层面的政策利好,为当前国内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机器人的融合发展,服务机器人的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速,未来的智能社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