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制造升级大背景下,我国机器人发展迎来
在全球制造业的转型浪潮中,机器人技术正成为推动生产效率提升与合格率跃升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随着部署规模的扩大,全球范围内的机器人技术正在引发一场制造业的革命。特别是在美、日、韩等先进国家,工业机器人的密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当我们放眼世界,有一个名字不容忽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正引领着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发展趋势。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揭示了一个繁荣的机器人市场景象。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数据显示,仅2017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就达到了惊人的13.8万台,同比增长30%。预计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5万台,市场规模也将达到62.3亿美元。而且,这一趋势还将持续,预计到202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除了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市场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停车机器人、超市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的快速发展,使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18年有望达到18.4亿美元,且预计将以较高的增速持续扩大。
虽然中国在机器人技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核心技术上仍需努力。虽然国产机器人在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多元化应用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国产机器人的市场竞争能力仍然不强。要真正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中占据领先地位,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正是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在。
机器人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核心部件等多个方面。为了真正突破核心技术,我们必须进行全面的突破并协同发展。如今,机器人技术正处在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的前沿,成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动能。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机器人革命”将创造一个数万亿美元的市场。我们必须抓住未来10年的智能社会窗口期,加速发展,使机器人在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中跃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在这个过程中,突破核心技术将成为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只有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我们才能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