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道奎:消费医疗类机器人或迎来红利期
疫情之下的新松公司:逆境中的创新与转型
记者 孙琳
电话中,新松公司的创始人兼总裁曲道奎向人民政协报记者透露:“疫情并未使我们停工停产,反而促使我们更加繁忙。”疫情给这家企业带来了不少新业务,不仅是主营产品的生产,更多的是为防控疫情提供大量急需的“硬”物资。
面对新冠肺炎的挑战,医院隔离点急需无人配送车与无人送餐机器人,智能调节床也显得供不应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松公司展现出了惊人的反应速度。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为辽宁地区捐赠了包括无人配送机器人、送餐机器人以及智能床等在内的34套各类机器人,总价值高达610万元。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家机器人企业竟然还涉足口罩生产。回溯到2003年的非典时期,新松公司便应急研制了口罩生产线。面对今年的疫情,他们迅速将原本用于生产洁净机器人的洁净车间转为生产口罩的场地,组织投产了10条口罩生产线。曲道奎表示:“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转产,主要得益于公司强大的数字化研发中心和加工中心。”
谈及新松公司的主业,曲道奎表示,公司在行业内的复产情况良好。一方面,公司在管理上严格到位,确保员工的安全,并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另一方面,由于还有去年的一部分订单存量,短期内影响并不显著。
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加重,海外订单受到一定影响。机器人行业作为高端装备企业,一些核心部件依然依赖国外进口。曲道奎坦言:“这提醒我们,必须加快在自主核心部件方面的研发创新,实现突破。”
尽管面临暂时性的困难,但曲道奎对未来展望充满信心。他认为,疫情可能会为机器人行业带来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消费类机器人、医疗类特种机器人、检测类机器人等领域都将迎来新的需求增长。智慧医院、垃圾处理等城市智能系统也将对机器人产生巨大的需求。
曲道奎还预测,疫情过后,新的机遇也将随之而来。他说:“近年来,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进程正在不断加速,而此次疫情很可能成为新的‘催化剂’。智慧工厂、数字化工厂将成为制造业的‘必选项’,加速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引领制造模式的革新。我相信,疫情会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出一大步。”在这场与疫情的较量中,新松公司正用实际行动证明着逆境中的创新与转型之力。
机器人技术
- 曲道奎:消费医疗类机器人或迎来红利期
- 2025 Botball国际机器人大赛中国公开赛圆满结束
- 人工智能投资一半流向中国 美媒中国将成下一个
- CCTV热播 特别节目《创新中国》为欧科微航天点
- 2025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WER)加拿大公开赛落幕
- 未来人类的网络安全要交给人工智能了?
- 机器人要怎么自主乘梯?浦东企业研发全球
- 亚马逊股东敦促公司:停止向政府出售面部识别
- 张江打造人工智能生态圈 全球最大机器人工厂明
- 助力厂商一步实现AI升级,和而泰AWE发布多个AI家
- 日本政府决定着手保护人工智能作品知识产权
- 院士专家重庆共探智慧医疗新方向
- 优衣库启用了一套自动化系统,让机器人取代了
- 融资哈利机器人宣布获数百万天使轮融资未来持
- 科视Christie推出全向APS系列3LCD激光投影机
- IBM CEO称AI摧毁岗位 也会创造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