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进门诊,写病历不用动手
这是一次科技与医疗的融合,让病历记录这一传统的手写工作被智能语音替代,开启了医疗领域的新篇章。
在中国北京的一家知名口腔医院中,医生们不再需要为繁琐的手写病历而烦恼。在这里,一种新型的智能语音门诊病历采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这是由国内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科大讯飞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共同研发的一项创新技术。
传统的手写病历一直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痛点。医生在紧张的工作节奏下,往往难以书写清晰,易出现错误。这样的病历字迹潦草、错误众多,看似小事,实则隐藏着巨大的隐患。一旦发生医疗事故纠纷,病历将成为重要的法律依据。
而现在,这一切的困扰都将得到解决。智能语音病历系统的出现,让医生们只需通过口述,就能快速、准确地完成病历记录。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只需通过医学麦克风说出患者的病历,系统就会自动生成结构化的电子病历。之后,医生只需简单修改确认,即可打印给患者,并完成电子档保存。
口腔诊室是智能语音技术的首个应用场景。口腔门诊的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通常是站在牙椅旁,戴着手套,双手被占用,手写病历十分不便。智能语音技术的应用,使得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能够更专注于患者,而不用担心病历记录的问题。
除了病历,人工智能还在医疗领域有着更广泛的应用。科大讯飞已将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运用于医疗影像分析,例如协助医生在肺部CT影像上标出结节所在的位置,判断结节大小和性质。未来,这一技术还将扩展到乳腺检测、X光片分析等领域。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还自主研发了自动看牙机器人,未来甚至可以实现自动为患者检查、修补牙齿。医生为患者治病的过程包括检查身体、诊断病情、实施治疗三个方面,而人工智能将在每一个环节都大有可为。
这一智能语音门诊病历采集系统的背后,融入了多项核心技术,包括智能降噪、自然语言理解等。医学麦克风运用了麦克风阵列技术,能够排除诊室内其他噪音,只定向收录医生的声音。这样的设计确保了病历记录的准确性。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从病历记录到医疗影像分析,再到自动检查、修补牙齿,人工智能正在逐步改变医疗行业的面貌。未来,我们期待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更多突破和创新。
机器人技术
- 人工智能进门诊,写病历不用动手
- 大数据发展渐入佳境2025会迎来怎样的绽放?
- 长虹AI实验室:当好拓荒牛 让机器人提供更
- Google将推出新图片压缩格式,由人工智能加持
- 第20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暨2025世界青少年机
- OnRobot推出2.5D视觉系统Eyes 实现视觉引导机器
- 溜溜溜!上海这家机器人企业自主研发的机械臂
- 2025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为168亿元增速达45%
- 温柔机械手:国产机器人进入高端柔性屏幕
- 2025百度世界大会 AI和无人车或成主角
- 82%的商界领袖表示 人类机器人混合团队将在5年内
- 赋能农业生态 远牧深圳在植保无人机领域探索未
- 特朗普签行政令力推人工智能
- 赛迪(上海)先进制造业研究院暨G60科创走廊发
- 大数据热度不减多方助力喜迎发展新时期
- 机器人教育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