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导航卫星数量北斗超过GPS
全球定位系统的新领军者:中国的北斗系统正赶超美国GPS
在全球定位领域的长久竞赛中,美国凭借其成熟的GPS系统长期占据领先地位。近年来,中国的北斗系统正迅速崛起,其在卫星数量上的优势已经显现。日本《日经亚洲评论》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对此进行了剖析。
卫星定位系统是众多定位服务的基础,从智能手机游戏到紧急通知系统,都离不开定位数据的支持。这些系统为飞机和船舶提供精准导航,使得大型农业和采矿机能够实现精确的远程操作。据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局预测,到2020年,定位设备和数据服务市场价值将达到1800亿欧元,全球将有80亿台定位装置运行,这使得卫星定位成为一个国家工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中国在卫星定位领域的进步尤为引人注目。仅在2018年一年,中国就完成了18颗卫星的发射。截至今年6月底,北斗系统已经在轨运行了35颗卫星,相比之下,美国的GPS系统在轨运行卫星为31颗。
与此其他国家的定位卫星系统也在逐步发展。欧洲伽利略系统拥有22颗定位卫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有24颗卫星。尽管日本仅有4颗“准天顶”卫星,但其定位功能仅限于特定区域。印度则拥有6颗定位卫星。值得注意的是,截至6月28日的数据表明,中国北斗卫星的观测频率在130个国家已经超过了GPS系统卫星。
中国的北斗系统已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巴基斯坦军方依赖北斗系统数据进行定位,而突尼斯在今年4月也进行了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的拖拉机试运行。目前,中东、非洲等地已有超过30个国家开始使用中国的导航系统。
中国的北斗系统以其高效性能和覆盖范围广泛的优点正在改变全球定位领域的格局。从文章中可以预见,未来的全球定位领域将呈现多元化的竞争态势,而中国北斗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对全球定位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桥本新一等撰稿,戴佳铎译)
机器人技术
- 日媒:导航卫星数量北斗超过GPS
- 新区智能科技产业多点开花
- 为什么瑞士会被称为机器人界的硅谷?
- 打破技术垄断 国内首个3D缝纫机器人研制
- IBM预言量子计算5年内成主流 同时新安全技术问
- 建筑业发展三年计划出炉绿色建筑+智能建筑
- 机器人将会给零售业和货运业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 中外机器人产品最大的差距是创意及应用场景
- 沃柯雷克旗下红宝识人脸识别晨检机器人非接触
- 2025年机器人北美出货量创纪录 达35,000台
- 关注 在使用及安装变频器时应该注意哪些
- SpaceX拒绝改变卫星轨道,欧洲气象卫星绕道避撞
- 英雄联盟版本更新多英雄技能调整:征服者、盖
- 人工智能专家预测:中国或在AI赛道快速超美
- 工程师10秒破解安卓漏洞 包含三星、LG等品牌
- ABB首席数字官:大多数机器人仍生活在牢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