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机器人产业 大厂与新创企业争夺主导权
以前,机器人技术主要活跃于工业生产的一线。但近期,随着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机器人逐渐拥有了自主思考和细腻动作的能力。这不仅扩大了机器人在家庭和职场的应用范围,也预示着其市场规模即将迎来更大的扩张。全球各大企业纷纷涉足机器人领域,竞相发掘其在各种用途中的巨大商机。
谷歌将机器人技术视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巨大增长领域。通过并购等手段,谷歌在灾害应对、医疗等多个领域广泛布局。例如,在2013年,谷歌收购了Boston Dynamics公司的人型机器人“Atlas”,并正在研究如何将其用于搜索倒塌建筑物下的被困人员。谷歌还与美国强生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手术支援型机器人,以追赶已在这一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直觉外科公司的“达芬奇”机器人。
美国亚马逊也不甘落后,于2012年以7.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机器人创业企业Kiva Systems。亚马逊计划将Kiva的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商品配送作业,以实现自动化并节省大量人力。
日立制作所已经计划于2018年推出共生型机器人。该公司在强化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配置了2千位研发人员。人型机器人不仅需要具备识别和处理音声和图像的能力,还需要积累与安全对策相关的技术和经验,这是与产业用机器人不同的地方。
随着智能手机的全球普及,终端和电子零部件行业正经历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机器人领域的主导权之争也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这是一个持续增长的巨大市场。
拓墣柏德葳预测,全球各大机器人厂商和新创企业将继续投入智能机器人的技术开发与销售,结合物联网和云端科技。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所导入的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在未来2015至2020年的复合成长率将达到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