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制造业工业升级新态势:进展概览与趋势预测

机器人技术 2025-02-08 10:45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导读:广东智能制造的新曙光

广东,作为中国制造业的热土,正大步迈向智能制造的新时代。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智能制造已成为广东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从2015年起,广东开始大规模推行“自动化技术改造”与“机器换人”,向着“工业4.0”稳步前行。

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广东制造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许多企业仍处在浅层次的自动化改造阶段,但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结合实际生产需求,将视觉识别、大数据与工业机器人相结合,初步实现了生产的智能化。在减速器、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广东企业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甚至在海外巨头的技术围堵中撬开了细微的缺口。

走进长盈精密东莞工厂的车间,一个干净明亮的工作环境映入眼帘。年轻的工人们坐在各自的工位上,熟练地完成着手机后盖的检测工作。不远处,两台小型六轴机器人迅速而精准地执行着任务。这是珠三角地区许多工厂中“机器换人”的过渡现象。长盈精密主营的3C产业是珠三角地区的优势产业,也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了对冲成本上升的压力,该公司从2015年开始推行“机器换人”,目前已经投入了将近2000台机器人。

尽管机器人能够显著节省成本,但广东的企业并没有选择迅速撤换所有生产线。背后的原因包括资金逐步投入的需要、技术精度的限制以及智能设备尚未全面达到生产要求等。长盈精密推行“机器换人”的资金主要由企业自担,因此需要逐步抽出资金进行投资。目前最先进的注塑环节已经实现了“无人车间”,但整个企业的“机器换人”进度仍在30%-40%之间,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正在逐步缓解招工难的问题,在岗工人们也不必过于担心因机器换人而过快失去工作机会。长盈精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公司通过培训和转型,成功将部分普通工人转变为技术工人,薪资水平得以提升。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当前的机器换人更多还是停留在流程调整的自动化改造阶段,真正的智能制造需要的是机器拥有感知、分析和决策的能力。广东的企业在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已经取得了初步突破。视觉识别、工业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使得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化。例如,佛山伊雪松的水平关节机器人通过配备视觉识别摄像头,能够准确识别原料的形状和位置。

工业控制系统的应用也进一步推动了智能制造的发展。当工厂的所有工业机器人被统一接入“工厂大脑”后,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机器人、数控装备能够相互识别、相互配合。这背后是复杂的数据模型和算法的支持,使得机器人拥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广东嘉腾自动化等企业的工业控制系统产品国产化进程正在加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

广东智能制造的曙光已经来临。虽然还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但广东制造业正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稳步前行。遵循市场脉络,引领研发突破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市场导向的研发逻辑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这种逻辑使得本土企业在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上不断取得突破,犹如璀璨繁星,点亮了科技的天空。

大族激光在谐波减速器的研发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正是这种市场导向逻辑的生动写照。这家企业巧妙地融合了研发端和售后端,搭建起一座通往市场反馈的桥梁。他们积极收集市场的声音,倾听客户的需求,了解设备的应用情况,从而精准地把握研发的方向。这种紧密的市场联系,使得大族激光在科技研发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珠三角企业家精神在新时期的技术竞争中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大族激光的成功正是这一精神的杰出代表。这里的制造业在渐进式改革和企业家精神的双重驱动下,正逐步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华丽转身。这里的企业家们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引领企业在科技浪潮中破浪前行。

在这片热土上,制造业的转型是一场静悄悄的变革。企业家们通过市场的镜子,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研发方向。他们深知,只有紧跟市场的步伐,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注重技术的积累和创新,努力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大族激光的故事,是珠三角制造业转型的一个缩影。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一种市场导向的研发理念的胜利。这种理念,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制造业,使其展现出无限的活力和潜力。可以预见,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珠三角制造业将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在世界的前沿。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