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两年内不再谈汽车新发布的机器人还不够贵

机器人技术 2025-02-10 10:42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雷军的年度演讲之夜:穿越低谷的感悟与未来的探索

8月11日晚,雷军再次站在舞台上,连续第三年发表他的个人年度演讲。这场演讲持续了1小时,他三次分享了自己“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与往年充满激情的演讲风格相比,今年的雷军更多地是从过去的经历中寻找力量。

就在第二天,小米股价微涨不到1%,股价走势在经历了一段震荡期后依然稳定于每股12.14港元。自去年年初达到高峰后,小米股价一路下滑。但这并不妨碍其展现巨大的发展潜力。虽然业界众多巨头都在面临相同的股市困境,但这恰恰表明了小米仍在前进的路上稳步前行。

在演讲中,雷军回顾了他人生中的三次低谷经历:“盘古失败”,“被微软击败”,“错过互联网机遇”,之后,他分享了他的思考:“面对挫折时,抓住风口和勇气非常重要。”他通过这三段经历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不屈不挠的企业家的精神风貌。这不仅是对小米自身的鼓舞,更是对所有有梦想的人的鼓励。

当晚的演讲不仅是关于低谷经历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科技的展望。雷军首次公布了小米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进展,并展示了小米首个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这标志着小米在科技领域的布局已经扩展到了新的领域。

回溯雷军的创业历程,他早在十二年前就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创办小米。而在不久前,他又投身于电动汽车领域。如今,小米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但正如他所说:“不咬牙,不直面痛苦,又怎么能赢?”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推动着小米不断前行。

谈到雷军的创业历程,卓越网的故事引人注目。卓越网是雷军的第一次创业尝试,虽然最终以出售给亚马逊告终,但这并未削弱他的斗志。雷军的反思给我们带来了两点启示:一是凡事要趁早;二是风口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这也正是他在移动互联网风口过后,依然能抓住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这个新风口的原因。

至于小米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上,目前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小米的自动驾驶研发团队规模庞大,人才济济,且小米还投资了多家上下游企业。雷军的决心可见一斑。他宣布小米自动驾驶技术第一期规划的目标是进入行业第一阵营,这是一个大胆而又充满挑战的目标。但他也宣布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不会过多透露关于小米汽车的进展,这无疑增加了人们对这一项目的期待感。

至于仿生机器人,小米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从去年的Cyberdog到今年的CyberOne,虽然与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相比还有差距,但这已经是小米在仿生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突破。虽然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成本高企,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这一领域的前景值得期待。而雷军对于仿生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信心。他坚信只要不断突破技术难关,人形机器人就能走进现实生活并为人类服务。而小米愿意在这个领域不断探索和投入,与全球同行一起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苏剑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中的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重量级专家,曾在接受《IT时报》的采访时指出,打造高效智能机器人的核心在于伺服电机的数量与控制技术。电机之于机器人就如同人的关节,不仅要保证数量足够以提供全方位动力,而且每一处的“关节动力”都要强劲。这些伺服电机之间的协同工作同样重要,正如举重比赛中的选手,虽然体重不同,但只要掌握先进的举重技术,较轻的选手同样能举起更重的重量。这种差异的核心就是电机控制技术。

小米的CyberOne机器人展示了其在智能与机械能力方面的显著成果。以CyberOne的上肢关节电机为例,小米自主研发了一种高效电机,其重量仅为500g,但额定输出扭矩高达30n·m,确保了上肢的灵活性和强劲动力。髋关节的主要电机更是能瞬间产生高达300n·m的峰值扭矩,配合小米自研的人形双足控制算法,使得机器人的行走姿态更加稳健。CyberOne单手还能握持重达1.5KG的物品。虽然目前来看,CyberOne距离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对于小米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与此特斯拉的擎天柱机器人即将在明年面世。现代汽车企业如现代集团已收购波士顿动力,显然车企正逐渐将焦点转向人形机器人领域。随着百度的李彦宏将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定义为“机器人”,这一趋势愈发明显。行业内的智能机器板块股价在8月12日飙涨,尽管风口尚未真正到来,但股市已经先行一步进行炒作。相较于其他先行者,虽然铁大的价值尚未完全体现,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人形机器人已成为车企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