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变化+生态构建,服务机器人在新基建下将迎来新的增长点?原因在这!
在国家发改委4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官方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那么,对于服务机器人行业来说,新基建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自2015年以来,服务机器人行业经历了从政策红利的繁荣到如今的管控指标收紧。许多企业和投资者发现该行业已遇到发展瓶颈,开始探索新的道路。那么,新基建能否为服务机器人带来新的方向和启迪呢?为此,我们采访了云绅智能的戴致屹先生和钛米机器人的夏琪先生。
两位专家在接受中国机器人网访谈时,从新基建角度分享了他们对服务机器人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他们认为,新基建为机器人行业带来了重大利好,不仅仅是投资带来的利好,更是对拉动服务机器人上下游整体产业的利好。例如,医院的医疗服务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等技术,使得机器人的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也得到了更广泛的扩充。
虽然新基建为服务机器人行业带来了很多机遇,但企业也需要保持冷静的心态来面对。夏琪强调,新基建并不是机会主义,服务机器人企业需要结合新基建的方向,将技术落实到具体场景,才能真正创造价值。他也指出,机器人在现在的阶段虽然能够吸引眼球,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客户的需求本身,为客户提供真正的价值。
云绅智能的戴致屹认为,机器人的发展是新基建的一部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科技的进步,服务机器人将会成为一个帮助社会更好运转的核心。他认为,无论是新基建还是机器人的发展,本质都是为人类解决需求,实现价值。夏琪也提到,机器人不是替代人,而是替代掉部分人的工作,给人进行优化和赋能。
在新基建的融合基础设施方向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支撑传统基础设施的转型升级。这也让服务机器人企业明确了,机器人只是一个载体。未来会出现更多形式的服务机器人。此前,服务机器人行业企业产品发展的趋势大多是将机器人做得更像人形,但未来机器人的形式可能会更加多元化。戴致屹认为,在新技术的发展下,未来只要是能为人提供服务的都可以称为机器人,而不局限于固定载体。机器人未来可能会向着虚拟人工智能发展。
新基建为服务机器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需要结合新基建的方向,将技术落实到具体场景,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机器人,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作为红星美凯龙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云绅智能在深耕红星美凯龙商场服务场景多年后,已经开始探索服务机器人的多元化发展路径。与此专注于医疗服务领域的钛米机器人也有相似的感受。钛米机器人的夏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疗机器人未来将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融入现有的医疗体系,为医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基于这一思考,云绅智能结合红星美凯龙丰富的商业运营经验以及自身的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在5G新技术的支持下,推出了“大天使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这款机器人旨在实现生活场景中的真实互动体验,让人们在商场等场景中能够通过语音语义甚至肢体动作与机器人交互。戴致屹先生在采访中提到,这款机器人也是云绅智能与三大运营商深度合作的探索,5G技术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机器人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5G技术的普及,语音互动、数据传输等方面都将迎来质的飞跃。商场等服务场景也将因此进行服务体验的提升,新的交互方式如云互动等将逐渐普及。戴致屹表示,这些变化使得虚拟服务机器人在商场等服务场景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目前,云绅智能在广东省的5G应用示范区已经向社会展示了5G生活场景的应用。在这个示范区内,巡逻机器人发现垃圾后会上报给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再调配清洁机器人进行处理,形成了多机联动的闭环。这个示范区还展示了摄像头等智能硬件、大数据等软件的服务方案构建。
与此钛米机器人则将机器人与场景进行了深度融合。夏骐表示,未来钛米机器人将利用最新的信息系统,实现场景的拉通,并为客户提供智慧化医院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包括如何用机器人管控药品、实现智能配送、解决智能院感问题等。钛米机器人的目标是通过机器人这一载体,将软硬件嵌入到客户的现有流程中,使流程更加智能化,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
随着新基建的推进,服务机器人的产业模式也将发生变革。夏骐认为,新基建更注重价值体现,可能会带来产业聚集效应。新技术的出现加速了生态联合和重建的过程,例如5G技术的大宽带、低延时的特点使得服务机器人能够完成更多任务。
场景的打造和技术的挖掘是更困难的部分。夏琪表示,虽然技术上的困难可以克服,但新领域需要长期对场景的开拓和尝试。钛米机器人的实践方法是通过嵌入式方式进行新基建场景的挖掘,将机器人作为对医院服务体系的补充和嵌入。
机器人作为一个高集成化的产业,在新基建的推动下已经不再是孤立的存在。云绅智能的戴致屹认为,需要有一体化的思维来推进新基建建设。目前,服务机器人能够接入的新基建关键因素在于人工智能和5G的技术发展。随着技术难点的逐步解决,软件层面的语音语义交互、肢体互动等形式的技术问题都在逐步得到解决。
云绅智能与虚拟机器人新纪元:前瞻大场景与泛场景的革新之路
戴致屹透露,云绅智能始终致力于解决大场景和泛场景的问题,因此在虚拟机器人领域早已有所布局。如今,云绅智能正积极与车企合作探索虚拟机器人的实际应用,为服务机器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在新基建的浪潮下,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层面正在逐步融入5G的落地整体化解决方案示范区,构建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赋予系统场景化的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云绅智能正引领着机器人行业迈向新的里程碑。
黑天鹅的启示:机器人行业的思辨与前瞻
夏骐指出,在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新基建对于机器人行业并非简单的机会主义狂欢。他认为,新基建更多地是顺应了行业趋势和业务发展方向。对于企业决策者而言,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至关重要。这包括倾听用户的声音、了解用户需求场景,并根据趋势做好场景的把控。夏骐认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借助风口助推自身发展。
以钛米机器人为例,其在疫情中的卓越表现并非偶然。夏骐强调,机器人企业不仅要关注新方向,更要夯实手头工作。他指出,医疗领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准备,临时应对疫情的设备往往难以适应专业医疗需求。因为医疗领域对于证件、医疗器械和消毒器械的报备要求极为严格,需要一年的时间进行准备。企业需要秉持初心,明确研发目标,做好产品和场景的深耕。
回顾钛米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正是基于长期对医疗领域的关注和储备,才在疫情中脱颖而出。两年前产品研发投产后,在医疗场景下不断磨砺产品,使得钛米机器人在疫情爆发时能够迅速适应并取得显著成绩。夏骐告诫道:“哪里风向热就往那里跑的思路是不正确的。如果我们不做好实实在在的工作,即使风向来了或者投资热点来了,也抓不住机会。”
机器人行业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龙头尚未出现。夏骐总结道,机器人的产业庞大且充满无限想象。钛米只是聚焦机器人领域的一个小点。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企业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用确定性去面对不确定性。分享和探讨的精神是机器人行业所需要的。只有拥有开放的心态,才能应对任何不确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