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企发力机器人自主研发

机器人技术 2019-08-16 09:53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2015年被业界人士称之为“元年”。在泉州,工业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与此,人们发现工业机器人本身的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进口零部件进行“简单拼凑”成为不少机器人厂家的公开秘密。
 
  为此,一些泉州制造企业比如纺织服装业、压铸五金业等,加入了工业机器人自主研发的行列,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开发个性化智能制造体系,从而实现最终产品的个性化与差异化,推进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温文清
 
  迎来巨大商机
 
  “用手工缝制的牛仔裤,活儿粗,图案简单;如果使用智能化的缝纫机,企业可以轻松缝制花样复杂的图案,还能对线条进行加工、变形,对图案进行组合设计,花样百出。”不久前在泉州举办的一场智慧生产设备展示会现场,某智能化缝纫机生产商的一位代表对记者说。
 
  “电脑软件制版能缝制出高难度的服装工艺,弥补手工不足,从而提高产品的同质化程度,使服装的品质更具稳定性。”这位缝纫设备生产商的代表,道出了时下非常流行的纺织服装业“机器换工”大趋势。
 
  业界人士告诉记者,从服装制造的过程看,使用服装CAD软件和数字化仪,可以取代人工划线和量体裁衣,实现绘图、放码、排料全电脑化;使用平板切割机,可以按照电脑设计自动裁剪,比手工精确快速;使用自动铺布机,一组可以省去4个人工;使用电脑裁床,一次切割100层布料,就可以取代电剪刀……,通过“机器换工”可以实现数字化制造、智能化生产,并建立网络化的生产设施。
 
  正是看到了工业机器人的巨大商机,2015年被业界人士称之为“工业机器人元年”,机器人制造这把火突然烧了起来。据了解,在去年一年的时间内,国内已经冒出了几千家和上百个机器人产业园,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让人咋舌。“中国正在服役的机器人已占全球总量的9%左右,2015年全国市场工业机器人数量达75000台,同比增长36.6%,整体而言,机器人市场需求只增不降。”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峰教授如是说。
 
  同质化现象堪忧
 
  ,一个令人难堪的现状是,目前,80%以上的国内机器人生产厂家纯属“简单拼凑”,而且在价格上激烈厮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简单拼凑”模式即采取厂家完全进口国外的零部件,然后在国内进行组装,虽然缺少研发能力,但仍然可以推向市场。
 
  由于在核心零部件上欠缺核心技术,目前不少行业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
 
  “比如,采用的控制器,选择安川的伺服电机和纳博的,再加配上康耐视的视觉感知系统等部件,就能整体组装成一台工业机器人。”该人士指出,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一模式无法长久健康发展,并且用同质化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将更加同质化。
 
  该人士经测算发现,虽然国产工业机器人目前的性能和价格,差不多是国外同类型产品的80%,但在实际成本控制和市场盈利能力上,国内产家相比国外还有更大的差距。
 
  “由于机器人本身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一旦毛利率低于30%,行业生态将面临生存困局。”国内工业机器人缺少核心生产技术和核心研发能力,是导致陷入这种被动同质化困局的主要原因。
 
  智造更要差异化
 
  实际上,对于以上现象,不少泉州企业也心知肚明,于是有实力的企业,加入了工业机器人自主研发的行列。比如,石狮的日冠公司研发高速导带直喷印花机,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永信公司研发高端数控电脑绣花机,台瑞公司研发高科技染色仪……研发自主知识产权、个性化、实用化的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才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大需求。
 
  石狮市纺织服装商会一位负责人说,智能制造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不仅仅是单一技术和装备的突破与,而是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集成,从内涵来讲,是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
 
  除了纺织服装业,石狮的压铸五金行业产业链各个工序的工业机器人也都问世了,并且每隔1—2个月都会有更新一代的设备推出,这为企业产品和生产的个性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可能。
 
  业界人士坦言,面对全球化产能过剩、国内外市场需求减少以及日益提高的劳动力成本和招工难等问题,产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以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产品与生产为前提,才能创造出无法替代的产品。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商要加大研发投入,作为工业机器人使用者的各类企业,其智能制造产业体系也必须体现自身的差异性,才不会落入同质化的尴尬境地。
<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