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提供的机器人检测技术 就像给企业加装了
在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与院士专家的合作早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钟海见院长回忆起与院士合作的经历,感慨良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特种设备”可能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电梯到公园游乐设施,从压力管道到建筑工地吊机,都与特种设备息息相关。
特种设备的检测服务是研究院的重要职责之一。为了提升这些设备的检测水平,借助外部智慧,特别是像钟群鹏院士这样的行业领军人物,成为了企业的必然选择。他们的合作项目《基于的大型承压设备多功能智能检测系统研制》正是企业院士工作站的重要成果之一。
钟群鹏院士不仅为研究院指明了研究方向,还深入参与了具体的研究工作。在众多的特种设备中,管道检修工作尤其重要且复杂。许多埋于地下的老旧管道,使用时间超过20年,成为了“定时”。对此,钟院士建议企业集中力量研发管道机器人检测技术,进行“攻关”。他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除此之外,院士还就爬壁机器人智能检测技术等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诸多具体意见和建议,指导目标明确,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在院士的助力下,企业成立了“特种设备机器人智能检测技术研发中心”,计划通过不懈的努力,完成国内领先水平的特种设备机器人智能检测设备的研发。
合作的成果显著,企业自主研发的多款特种设备检测机器人已申请或授权29项专利,爬壁机器人已经开始试运行。这项成果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的突破,更在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适当的改进,这项技术可以应用到更多领域,为特种设备的检测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自从2011年建立院士工作站以来,企业的科研成果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院士专家的指导下,企业已申报发明专利59项,取得软件著作权9项,主持或参与标准、规程制修订27项,出版著作、教材9部,成功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获得各类科技奖励7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项4项。
这一合作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技术能力和人员素质,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展望未来,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将继续深化与院士专家的合作,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为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