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因缺乏核心技术问世尚远,人工智能路

工业机器人 2025-03-29 22:33www.robotxin.com工业机器人教育

在科技狂欢的浪潮中,《超能陆战队》中的暖心伙伴“大白”激起了无数人心中的期盼。人们都渴望拥有一个像大白一样,能够理解、陪伴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类的机器人朋友。这场在TechCrunch国际创新峰会上海站的讨论,却为我们带来了现实的回音。

图灵机器人创始人俞志晨以及DFRobot的叶琚明和孔尧等业界翘楚,为我们揭示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真实面貌。听完他们的分享,我得出的结论是,尽管人工智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因为缺乏核心技术,距离真正的爆发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叶琛表示,DFRobot在教育领域深耕,致力于研发机器人模组,帮助学生通过机器人技术学习。对于出现和人完全一样的机器人,他认为短期内难以实现。“一个机器人的内部技术是非常复杂的,要达到和人一模一样的程度,涉及到的技术不是十年或十五年就能达到的。”他预测,或许30年后,我们才能迎来我们的“大白”。

孔尧对此表示赞同,他也认为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他创办的明机器人是一款智能配件,用户可以通过APP进行远程沉浸式视频通话。他担忧未来超人工智能会变得比人还聪明,如何控制其良性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认为2045年将会是一个重要的基点。

俞志晨则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更为乐观的画面。他认为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内,机器人可以做到和人的行为足够相近,并在一些领域取代人类的工作。他表示,图灵机器人依托于虫洞语音助手,拥有自然语音处理能力,并将接口开放给合作伙伴使用。

制约“大白”的问世的,是神经元网络的计算能力。叶琛指出,尽管神经元网络随着数据的增加会迅速增长,但其计算能力却受到制约。现在全球所有的计算机加起来的计算能力都不及人的1/10。

几位嘉宾在谈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创业时,认为主打单一场景、对某一技术深挖将有机会。他们呼吁创业者们深入挖掘技术,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贡献力量。

尽管“大白”的来临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这场讨论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潜力与挑战。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期待着“大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将持续关注这个领域的发展,期待着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上一篇:机器人编程课是学什么的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